最美医务工作者∣陈晓初:扎根EICU无怨无悔坚守责任

瑞安市卫生计生局



陈晓初,市人民医院EICU护士、护理带教老师。2009年调入EICU以来,自信乐观,化压力为动力,从医护、医患之间的沟通和配合入手,从加强护理质量、病人安全方面着手,在护患沟通方面取得很好的成效。多次获评单位“先进工作者、优秀质控员、优秀带教老师”等荣誉。


市人民医院瑞祥院区住院部4楼B区是急诊重症监护室,与普通病房内熙熙攘攘的景况不同,寂静与消毒水的气味,从EICU(急诊重症监护中心)病房内一直蔓延到过道之中。这里是生命的中转点。在EICU躺着的患者,大多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出于治疗环境的需要,家属们只能留在病房外;守在病房内的,则只有医护人员。2009年,在医院工作6年后,陈晓初被调到EICU,这一干就是整整10年。这些年里,她每天面对的都是危重病人,护理工作极其繁重,但她毫无怨言,用善良和热情,温暖着每一个病患。


性命相托

甘当心灵抚慰者

“抢救室有位车祸多发伤的病人,病情危重,现在需要马上收治EICU。”陈晓初接到电话,马上准备呼吸机、监护设备及病人进院所需要的一系列用物。在市人民医院EICU内,陈晓初工作时常带着小跑,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紧要的工作。“人命关天,不能有半点马虎,只要病人住在我们EICU,我们就要为病人提供最周到的服务。”她经常这样说。



被称为“EICU”的急诊重症监护室,是病人、医生与死神角力的赛场。在这里,70%以上的患者通常都处于昏迷状态,不省人事,大小便失禁是常有的事。对此,陈晓初从不嫌弃,总是第一时间为患者洁净皮肤,换上干净的衣物。

在2013年的一天,一位40多岁的男子因车祸住进了EICU。刚送入EICU时,这名患者口里插着管子,生命体征极其不稳,需要靠呼吸机和大剂量的药物维持着生命。虽然病人一直昏迷,但陈晓初总是守护在病人旁边,为病人吸痰、输液、鼻饲,每隔2小时为其翻身,防止压疮的产生等一系列护理。10多天后,这位重症病人苏醒了,而且情况越来越好,等转到普通病房的那天,家属特意给陈晓初送了一封表扬信,“你是我见过最好、最善良的白衣天使,你无微不至的护理,让我的病痛在无形中都减轻了许多。”收到表扬信的陈晓初非常感动,因为这是患者对自己工作最好的肯定。

陈晓初还是医院抢救小组成员,经常受命参与危急抢救。2012年11月的一个傍晚,在家休息的陈晓初接到医院的紧急电话,瑞安公海有一位右臂断离的病人急需抢救。陈晓初立即放下手头的事情,坐上120急救车赶往公海。从救护车到快艇,一路颠簸,尽管晕船晕得厉害,但在见到病人的那一刻,陈晓初与同行的医生都顾不得自己,赶紧为病人实施救援。在为病人做了处理之后,他们又一路护送着病人赶回市人民医院,到达医院时,已经是午夜时分,距离接到通知已整整过去了6个多小时。陈晓初等人来不及休息,又投入了该病人的抢救工作中。“后来这位病人接受了手术,断臂也接回去了,恢复得很不错。”陈晓初说,得知这个消息,所有参与抢救的工作人员都欣慰不已。


传承白衣天使理念

选择最苦最累科室


“明知EICU是最苦最累的科室,但我毅然选择留在这里。作为一名EICU的护士,既需要有精湛的护理操作技能,更需要执着的精神为生命坚守。尽己所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是我的信念。”陈晓初这样说。

在EICU,像陈晓初一样的护士不在少数,她们精通业务,与医生共同做各种抢救时反应灵敏、配合默契,做各种护理操作时分工明确、动作麻利。因为人命关天,这里是“战场”,与死神争抢时间是她们唯一的“战斗”。

 


陈晓初说道,“每日,每夜,我们EICU的护士都必须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开展工作。我们手里干着,耳朵听着,眼睛还得看着。各种监护仪器的每一次数字跳动、每一个声音发出,都逃不过我们的眼睛和耳朵;患者的每一个细小动作,每一次病情变化,我们都会及时发现并通知医生,在最快的时间内给予最合理的治疗。”


时光就在平凡、忙碌、辛劳中悄悄的流逝,陈晓初围着病床忙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以生命关怀生命,以生命见证生命。她是患者病情的监护者,又是患者生活的护理者。对于EICU这样一个几乎封闭的医疗环境,没有家属的陪伴,患者难免会感到焦虑与孤独,于是她就变身为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灵抚慰者。“在EICU工作这么多年,常常能见到生命的不堪一击。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言放弃,为的就是那一份沉甸甸的、神圣的职责。只有这样,才对得起护士职业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对得起白衣天使这个称号。”陈晓初这样说。


来源:瑞安日报(陈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