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喹酮联合IL—18基因治疗血吸虫感染小鼠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张立煌[1];姚航平[1];曹雪涛[2];何龙[2];冷建杭[1];李敏伟[1]
摘要: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对吡喹酮治疗后的血吸虫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对虫卵肉芽肿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分析吡喹酮治疗后血吸虫感染小鼠血清IL-18、γ-干扰素(IFN-γ)、IL-4、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以及虫卵肉芽肿面积和羟脯氨酸水平,在感染后6周,将小鼠IL-18重组腺病毒转染的肝细胞经脾移植到吡喹酮治疗后的感染小鼠,探讨IL-18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对虫卵肉芽肿的作用。结果 吡喹酮治疗后小鼠血清IL-18、IFN-γ水平明显下降,IL-4、TGF-β1水平虽有所降低,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可见,虫卵肉芽肿面积和肝脏羟脯氨酸含量无明显降低,与同期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IL-18基因修饰的肝细胞经脾移植后能稳定表达IL-18,显著升高IFN-γ水平,明显降低IL-4、TGF-β1水平,减轻虫卵肉芽肿和肝纤维化程度。结论 IL-18基因治疗能有效地发挥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作用。
日本血吸虫病 , 吡喹酮 , 虫卵肉芽肿 , 白细胞介素18 , 基因治疗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