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真菌“双向发酵”的起源、发展及其优势与潜力

《中国食用菌》 庄毅[1,2,3];潘扬[1];谢小梅[2];张李阳[3]
摘要:
笔者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用药用真菌发酵药材的设想,实验证实在农副产品构成的营养基质内掺入适量经特选的含有活性成分的中药材作为药性基质,致使发酵具有双向性,其产物由药用菌质(如槐耳菌质)转为药性菌质吊(如槐芪菌质),可以显著增强其免疫活性,提高药效与疗效,这是现代“双向发酵”工程的起源,此后因理论与技术发展,使它被认为是生物技术的新起点,中药新药研制的新途径,各种菌质必将成为中药内菌物药的重要组成。较深入和更扩大的研究认为,它有增效、扩用、解毒持效等作用可发展为用中药二次开发和兽药领域。与其它有关生物技术比较,在现阶段有一定的优势与潜力。“双向发酵”研发道路宽广,前景良好,也还存在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如怎样以中医药理论指导构成发酵组合和对各种菌质的科学定性等,尤其需要从基质发酵为菌质的大规模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设备。
双向发酵 , 营养基质/药性基质/全性基质 , 药用菌质/药性菌质 , 无渣型/去渣型 , 增效/持效/扩用/解毒 , 二次开发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