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黄。该药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及本属其他种的干燥根茎。主要成分为具有泻下作用的蒽醌化合物。此外,在新鲜药材中,还含有少量蒽醌及蒽酚,蒽醌和蒽酚对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内服后易引起呕吐,但在干燥加工贮藏过程中,可被空气氧化成相应的蒽醌,因此,药典规定,大黄要存放两年以上才可使用。大黄性味苦寒,能泻火解毒,通便逐淤。内服小剂量,主要呈现苦味健胃作用。中等剂量,则以鞣酸的收敛作用为主,使肠蠕动减慢,分泌减少,出现止泻作用。大剂量,由于有足够量的大黄蒽醌苷,刺激大肠壁的感受器,使推进性蠕动增加而引起下泻,其作用部位为大肠,一般需要经过12-24小时才能出现下泻作用。粉剂,用于健胃内服,马10-25克/次,牛20-40克/次,猪1-5克/次,羊2-4克/次,犬0.5-2.0克/次。用于止泻,马25-50克/次,牛50-100克/次,猪5-10克/次,犬3-7克/次。与硫酸钠配合用于下泻,马60-100克/次,牛100-150克次,马驹、犊牛10-30克/次,仔猪2-5克/次,犬2-7克/次。酊剂,1毫升相当于原药0.2克。用于健胃内服,马25-50毫升/次,牛40-100毫升/次,羊10-20毫升/次。浸膏剂,1毫升相当于原药1克。用作健胃药,内服量与大黄同。大黄苏打片,每片含大黄和碳酸氢钠各0.15克。具有制酸、健胃作用,用于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用于健胃内服,马、牛6-15克/次,猪5-10克/次,羊0.5-2.0克/次,兔0.6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