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株住院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状况及机制研究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刘沫然[1];肖铟[2];杨秀静[1];黄佳玲[1];田海容[1]
摘要: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状况及耐药基因携带情况,为探究菌株耐药机制、控制耐药性发展提供科学指导。方法收集本院各科室患者的送检标本,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并保存待用。采用K-B法进行药敏性实验,并根据2015版CLSI标准判定菌株耐药程度。然后,采用PCR扩增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基因。结果共分离136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ICU 44株,呼吸内科29株,神经外科19株,泌尿外科12株,普外科10株,消化内科7株,其他科室15株,构成比分别为32.35%、21.32%、13.97%、8.82%、7.35%、5.15%、11.03%。ICU病房、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是铜绿假单胞菌的主要来源。痰液标本来源102株,伤口分泌物10株,脓液9株,尿液5株,血液标本3株,其他标本来源7株,菌株构成比分别为75.00%、7.35%、6.62%、3.68%、2.21%和5.15%。分离菌株对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氨曲南、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0%、53.68%、33.09%、27.94%、25.74%、21.32%、19.12%、16.91%和13.24%。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各耐药基因检出率:TEM基因67.65%,VEB基因21.32%,IMP基因11.03%,VIM基因13.24%,aac(6′)-Ib基因16.91%,aac(6′)-II基因24.26%,ant(2′)-I基因25.74%,oprD2基因13.97%。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离自医院ICU及患者的痰液标本,临床抗感染治疗时应优先考虑阿米卡星类抗菌药物。TEM基因耐药基因可能与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关。
铜绿假单胞菌 , 耐药性 , 耐药机制 , PCR检测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