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0.1%奥洛他定、0.025%富马酸酮替酚及0.1%吡嘧司特钾对体外培养的人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实验研究。使用无血清角膜细胞培养基(K-SFM)进行人角膜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将传2~4代的细胞暴露于0.1%奥洛他定(A组)、0.025%富马酸酮替酚(B组)、0.1%吡嘧司特钾(C组)3种滴眼液,以无血清角膜细胞培养基将滴眼液分别稀释到50.0%、20.0%、4.0%、0.8%的浓度,与细胞共同孵育的时间分别为10、30min,2、6、12、24h。滴眼液所致细胞毒性的评估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细胞进行的形态学观察、钙贡绿素和乙锭同型二聚体活性与毒性荧光双染色及四唑氮蓝还原法(MTT Assay)。统计学方法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SNK-q检验。结果(1)形态学改变:于光镜下观察,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延长,细胞连接逐渐松解、细胞变圆、脱落。于扫描电镜下观察,3组药物均可减少细胞表面的微绒毛层,细胞膜出现裂孔。滴眼液稀释到20.0%时,A组细胞膜形态的改变较B、C组轻。(2)细胞活性与毒性荧光染色:乙锭同型二聚体阳性提示细胞膜受损、通透性升高。20.0%浓度时A组6、12、24h的胞膜受损细胞的百分比低于B、C组[A组分别为(29.7±2.6)%、(36.9±3.2)%、(51.2±4.3)%;B组分别为(36.5±3.1)%、(48.5±4.3)%、(75.5±3.8)%;C组分别为(37.1±2.2)%、(52.7±3.4)%、(71.1±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h时,qA-B=3.27,P=0.031;qA-C=4.31,P=0.023)。钙贡绿素阴性提示细胞质内酯酶活性丧失。A、B、C组药物作用于细胞后,随着浓度和作用时间的提高,细胞内酯酶活性逐渐降低,但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作用24h时A、B、C组无酯酶活性细胞的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