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实验室检测研究进展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李乙江[1];鲍晓伟[1];洪雪花[1];黄勇[1];张泉鹏[1];王意银[1];郑钧丰[1];杜强[1];李刚山[1];邱薇[1];郑颖[1];张富强[1];范泉水[1];张海林[1];李作生[1]
摘要: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主要由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encephalitis virus,JEV)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人被携带病毒的虫蚊叮咬后,大多数呈非显性感染,只有少数人为显性感染而发展成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流行于亚洲,在东亚和东南亚,每年约有45 000人感染,15 000人死于此病。乙型脑炎是我国已经证实的4种虫媒病之一,JEV共有4个基因型,我国主要流行基因Ⅲ型和I型,除新疆、西藏、青海省外其他各省、自治区均有发生〔2,3〕。因此,建立快速、简便、特异的乙型脑炎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对及时进行临床早期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和生物制剂的快速检测具有重要意义。1 JEV分离培养鉴定JEV能感染多种细胞,能在多种组织培养细胞内增殖。较敏感的细胞有金黄地鼠肾细胞、猪肾细胞、鸡胚成纤维细胞等原代细胞和白蚊伊蚊C(C6/36)、BHK-21和Vero等传代细胞,病毒感染细胞后,可在细胞内大量繁殖并引起细胞固缩、颗粒增多、细胞脱落等明显的细胞病变(CPE),当50%出现CPE,既可以收集细胞上清〔4〕。传代后病毒毒力减弱,但通常只在BHK-21、猪肾和...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 血清学检测 , 实时荧光PCR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