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蛋白胸腺素α1-干扰素α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的实验研究

《中华肝脏病杂志》 卢年芳 [1];黄爱龙 [2];郑瑞强 [1];朱亚彬 [1];夏仲芳 [1];唐霓 [2];闫歌 [2];高小玲 [2];吴莹 [2]
摘要:
目的观察融合蛋白胸腺素α1-干扰素α(TA1-IFN)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作用,并与胸腺素α1、干扰素α两者联合(TA1+IFN)应用的体外抗HBV作用进行比较. 方法 HepG2 2.2.15细胞接种后24h,换用含5种不同浓度(8000、4000、2000、1000、500U/ml)药物的培养基,37℃、体积分数5% CO2条件下培养,每3d换用原浓度含药培养液1次,并于第6天收集培养液,用Abbott诊断试剂盒,分别检测不同组药物作用后上清液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含量,并计算其抑制率;同时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分析法检测不同组药物对HepG2 2.2.15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 结果 TA1-IFN体外对HBsAg、HBeAg的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并且在药物浓度达8000U/ml后趋于稳定,此时TA1-IFN对HBsAg、HBeAg抑制率分别为72.2%±0.8%、60.4%±1.1%,细胞存活率为85.2%±2.0%;而相应浓度的TA1+IFN对HBsAg、HBeAg抑制率为40.0%±0.7%、34.5%±3.2%,细胞存活率为70.0%±1.9%,两者HBsAg、HBeAg抑制率及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融合蛋白TA1-IFN体外具有良好的抗HBV作用,其体外抗HBV活性比TA1+IFN联合应用强,且细胞毒性比TA1+IFN联合应用时小,本实验为融合蛋白TA1-IFN的临床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为乙型肝炎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融合蛋白 , 胸腺素 , 干扰素Α , 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 , 实验研究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