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附注射液防护肠黏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中华创伤杂志》 夏中元[1];郑利民[2];等
摘要:
肠黏膜结构和功能的保护已成为防治休克后MODS的重要研究领域。参附注射液(SF)对肠道,特别是肠黏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防护作用,且治疗MODS疗效确切[1]。但关于SF保护肠黏膜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笔者旨在通过观察SF对失血性休克复苏期间乙状结肠黏膜pH(pHi)、肠道氧摄取率(O2ER)、门静脉血肌酸磷酸激酶(CPK)、肠黏膜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探讨SF保护肠黏膜的作用机制。 一、材料与方法 1.实验动物及分组:家兔21只,体重2.0~2.4 kg,雌雄不拘,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休克再灌注组(B组)及SF治疗组(C组)。 2.动物准备:家兔用质量浓度为10 g/L的戊巴比妥钠按30 mg/kg行静脉麻醉,气管切开插管、机控呼吸。股动脉插管供平均动脉压(MAP)监测及放血用,股静脉置管输液。左颈总动脉插管于左心室内,测定心输出量(CO)。张力计Tonometry置入乙状结肠内,监测其pHi变化。开腹直视下将硬膜外用导管经肠袢静脉置入门静脉内肠系膜上静脉汇合处,供门静脉血 CPK活性及血气监测,并计算肠道O2ER。 3.实验程序:动物肝素化后,参照Lamson法自股动脉放血(2 ml*kg-1*min- 1),使MAP降至5.33 kPa(1 kPa=7.5 mm Hg)并维持稳定。1 h后回输所放血液及等量林格液,C组于复苏开始时同时首剂静脉注射SF(2.1 ml/kg),随后用微量泵连续注入SF(5.0 ml*kg-1*h-1)2 h。B组用等量等渗盐水代替SF,余同C组。A组只进行手术操作,不放血。 4.观察指标及时点;分别于实验前(S0)、休克后1 h(S1)、再灌注后1 h(REP1 )及2 h(REP2)测定乙状结肠pHi、肠O2ER、门静脉血CPK及全身血液动力学指标。pHi 按Henderson-Hasselbach方法计算。复苏2 h后全部致死并取回肠末端4 cm长的肠段,刮下肠黏膜匀浆,测定黏膜MDA含量。 5.统计学处理
肠黏膜缺血 , 再灌注损伤 , 参附注射液 , 保护作用 , 实验研究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