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模拟储藏条件下粳米胚乳显微结构变化

《农业工程学报》 周显青[1,2];张玉荣[2];李里特[1]
摘要:
为了弄清大米在储藏过程中胚乳结构的变化,从而探索其品质变化的机理。在模拟我国典型储粮环境条件下,利用HitachiS3000N扫描电镜对储藏的粳米胚乳横断面、胚乳细胞表面以及胚乳淀粉颗粒形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和储藏温度的升高其胚乳横断面的放射状排列趋于模糊,胚乳细胞的破裂程度增加,尤其是在中心部位;胚乳细胞表面光滑度下降,小孔数量增多加大,其表面蛋白质膜有不同程度的翘起,膜的厚度有所下降;裸露的单粒淀粉增加,淀粉颗粒间的裂缝增多,部分复合淀粉颗粒表面的蛋白质膜变得模糊和粗糙。通过对储藏过程中胚乳微观结构及形态的变化与大米蒸煮和食味品质劣变的机理分析,解析出胚乳微观结构及形态的变化是导致大米主要品质变化的重要原因,为大米储存品质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谷物 , 储藏 , 组织 , 扫描电镜 , 显微观察 , 结构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