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浅滩中部典型沙脊潮沟海域不同空间鱼类群落的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严太亮[1,2];徐兆礼[1]
摘要:
利用2011年5月(春季)和2010年11月(秋季)在苏北浅滩大丰沿岸海域(32°44’-33°23'N、120°54'-121°38'E)开展渔业资源调查获取的资料,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划分群落结构,从鱼类的种类组成、多样性以及优势种等不同方面,探讨苏北浅滩沙脊潮沟地形对鱼类群落的影响。研究表明:春秋季苏北浅滩沙脊潮沟沿岸海域鱼类可划分为西部近岸群落、中部沙脊群落以及东部潮沟群落3个群落,其鱼类群落结构差异表现为,春季鱼类总种类数表现为潮沟(15种)〉沙脊(11种)〉近岸(3种);多样性指数(H')类似,即潮沟(1.57,1.89)〉沙脊(1.19,1.57)〉近岸(0.51,0.69);秋季鱼类种类数表现为潮沟(18种)〉近岸(12种)〉沙脊(11种),鱼类多样性指数表现为潮沟(1.54,1.54)〉近岸(1.02,0.96)〉沙脊(0.92,0.83)。潮沟海域与外海相连,外海鱼群顺着潮沟向近海移动,在潮沟末端遇到沙脊地形的阻挡,底栖性鱼群停留在沟底,造成种类数累积,多样性增加。优势种分布上,潮沟群落多为方氏锦鳚(Pholos fangi)、鮸(Miichthys miiuy)、小带鱼(Eupleurogrammus muticus)等产卵性鱼类;沙脊群落鱼类主要由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is)和大银鱼(Protosalanx chinensis)等滤食性鱼类组成。苏北浅滩沙脊潮沟海域鱼类群落空间差异显著,而地形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环境变化是苏北浅滩沙脊潮沟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以沙脊潮沟地形因素为突破口,不仅丰富了鱼类群落结构变化的环境影响因素,也为苏北浅滩渔业的管理和保护提供可靠依据。
苏北浅滩 , 沙脊 , 潮沟 , 鱼类组成多样性 , 优势种 , 地形影响 , 饵料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