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别山区杉木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模型及碳贮量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施文涛[1];谢昕云[1];刘西军[1];张驰[1];柯立[1];徐小牛[1]
摘要:
根据杉木人工林年龄(10、22、45、48和50年生)梯度,在安徽大别山海拔较高山地调查了23块20m×20m的样地,采集18株不同径阶和树高的标准木,进行了生物量测定。利用7种常用的分别以D、D^2、DH和D^2H为自变量的生物量模型对其进行拟合,得到35个生物量估算模型。结果显示,幂函数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多项式模型效果较差,从中优选出5个最优模型,枝、干、根和全株的最优模型是W=aDb形式的幂函数模型,叶的最优模型是W=a+bD^2+cD^4形式的多项式模型。杉木不同器官的碳含量变化范围在46.64%-53.13%,过熟林(45-50年生)杉木不同器官的碳含量按高低排列均为树皮〉树根〉树叶〉树枝〉树干,根系碳含量高于地上部枝叶的碳含量,而中幼林龄(10和22年生)杉木地下部分树根的碳含量明显低于地上部分。碳贮量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10和22年生的高低排序为树干〉树枝〉树根〉树叶,过熟林杉木的高低排序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不同林龄杉木林生物量碳贮量分别为10年生59.39、22年生59.55、45年生136.92、48年生201.25和50年生134.60Mg C/hm^2。不同林龄的杉木林根系生物量碳贮量比例为14.84%-23.79%,随林龄的增长而提高。研究结果显示较高海拔的立地环境促进了杉木林地下根系生物量积累,这种生物量分配可能对土壤有机碳蓄积产生重要影响。
生物量分配 , 生物量模型 , 碳贮量 , 杉木人工林 , 大别山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