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蓄水后鄱阳湖区洲滩植被与钉螺变化规律的研究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李召军[1];陈红根[1];曾小军[1];刘跃民[1];陈奕扬[1];戴坤教[1];兰炜明[1];谢曙英[1]
摘要:
目的:探讨三峡工程蓄水对鄱阳湖区洲滩植被和钉螺的影响及变化规律。方法对鄱阳湖4块典型洲滩高、中、低3个高程地带,以分层机械抽样、定点导航方法进行时间跨度为8年的植被演替观察,并同步调查钉螺分布情况,分析不同高程的植被优势群丛及钉螺分布变化规律。结果4块洲滩在三峡工程蓄水后的2004年和2008年,平均水淹日数较蓄水前的2002年分别减少了74.8 d和65.8 d。2005年以来,鄱阳湖区洲滩植被空间分布格局发生了变化,植被优势种群及分布发生了演替,多种植被有向湖心推进的趋势。在湖区14 m高程以上的洲滩,湿生植被退化,并逐步为中生性草甸替代;在14 m以下高程洲滩,苔草、虉草大面积显现,向湖心缓慢扩张,湿生植被蓼子草面积扩大且下移。苔草群丛下检获的钉螺相对较多,但钉螺密度呈逐年下降趋势,钉螺孳生地呈现向高程较低的地带迁移的趋势。结论三峡工程蓄水对鄱阳湖的水文情势产生明显影响,湖区洲滩植被出现了新的演替,中生性草甸植被与钉螺呈现向洲滩低高程区域缓慢迁移的趋势。
钉螺 , 植被 , 鄱阳湖 , 水文情势 , 演替 , 三峡工程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