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生物学行为及治疗预后。方法通过组织学观察,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25例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32~77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16例,17例呈实性为主,少数区可见大小不一囊腔,仅1例肿瘤为单房囊性。病理组织学特点是瘤细胞呈小的多边形或椭圆形,细胞质稀少,淡红色,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呈石榴子样,可见纵行核沟,呈咖啡豆样外观及14例部分区可见Call-Exner小体。免疫组化:α-inhibin表达阳性率为92.00%(23/25),CD99、CD56、Vimentin表达阳性率为100.00%(25/25),SMA阳性率为72.00%(18/25),CKPan阳性率为44.00%(11/25),ER表达阳性率为48.00%(12/25),PR表达阳性率为60.00%(15/25);Ki-67呈低表达;25例Syn、CGA、CK7、CEA均阴性。7例施根治术(包括切除子宫、双附件、大网膜、阑尾),16例患者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2例行单侧附件切除。术后辅助化疗7例,18例未化疗。23例随访6个月~12年,1例肿瘤破裂、部分区伴有支持细胞成份的73岁患者术后11个月因出现腹腔转移与腹水而死亡;1例因脑出血死亡;其余21例患者均存活;2例失访。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瘤较为少见,属于低度恶性的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临床分期、肿瘤是否破裂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后应终身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