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内热针与银质针对大鼠骨骼肌慢性损伤后SOD、MDA水平的影响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杨志丽[1];高谦[1];王刚[1];王飞[2];张文玉[1]
摘要:
目的比较软组织内热针和银质针对大鼠骨骼肌慢性损伤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损伤对照组、银质针组、内热针组,每组18只及正常对照组6只。损伤对照组、银质针组、内热针组在治疗1d、7d和14d,分别处死实验大鼠6只,对修复部位的组织进行SOD活性和MDA含量的测定。结果 (1)治疗1d修复组织中SOD活性[U/(mg·prot)],内热针组(35.31±2.68)和银质针组(36.26±3.12)较损伤对照组(41.35±5.51)下降(P〈0.05);7d和14d,内热针组(64.87±2.69、56.77±3.02)和银质针组(59.09±3.16、51.69±2.91)较同期的损伤对照组(48.15±6.44、38.70±5.03)显著升高(P〈0.01),且内热针组均高于银质针组(P〈0.05)。(2)治疗1d骨骼肌中MDA含量[nmol/(mg·prot)],内热针组(6.39±0.34)和银质针组(6.28±0.24)较损伤对照组(5.91±0.28)升高(P〈0.05);7d和14d时,内热针组(3.96±0.16、3.11±0.19)和银质针组(4.23±0.24、3.54±0.21)较同期损伤对照组(4.83±0.27、4.10±0.43)显著降低(P〈0.01),同时内热针组均低于银质针组(P〈0.05)。结论软组织内热针和银质针可以显著降低大鼠骨骼肌慢性损伤组织中MDA含量,提高SOD的活性,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可能是针刺内热的治疗机制之一。软组织内热针治疗效果优于银质针。
软组织内热针 , 银质针 , 软组织损伤 , 超氧化物歧化酶 , 丙二醛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