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01-2006年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

《华南预防医学》 梁文佳[1];何剑峰[1];罗会明[1];周惠琼[1];杨芬[1];郑夔[1]
摘要:
目的分析广东省近年来登革热疫情特点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东省2001-2006年登革热疫情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结果2001-2006年广东省共报告登革热本地病例2 897例,报告外地病例320例,年发病率在0.01/10万-1.77/10万之间。疫情涉及12个市,主要集中于广州(73.89%)、汕头(6.99%)、阳江(5.10%)、中山(4.78%)等市。3-12月均有病例报告,6-11月为流行期,8-10月为发病高峰期(占88.90%)。男女性别比例为1∶1.07;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但发病数以15-54岁年龄组居多(占73.72%),发病率以20-44、60-69岁年龄人群居高;职业以家务及待业、农民、学生、工人和离退人员为主。每年均有国外输入病例报告,病例输入地主要以新加坡、印尼、柬埔寨等东南亚地区为主。51起本地暴发疫情中,除1起疫情为登革Ⅱ型病毒引起外,其余均为登革Ⅰ型病毒引起。结论广东省登革热仍为输入或输入引起的本地传播的传染病,珠江三角洲和粤东地区应为广东省登革热预防控制的重点地区。
登革热 , 流行病学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

  • 广东省2005-2010年登革热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掌握广东省登革热流行特征,为防控措施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05-2010年登革热基本信息,以及登革热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与实验室检测结果,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登革热发病的时间、空间...
  • 广东省登革热流行与气候因素变化的相关性

    目的: 探索登革热发病与伊蚊种群动态变化和气候因素的关系,为登革热的防治和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广东省1990/2001年的登革热发病资料,收集了潮州市的1995/2001年伊蚊媒介监测资料及同期的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
  • 广州市2001-2010年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广州市近年来登革热疫情特点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2001-2010年登革热疫情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结果 2001-2010年广州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2458例,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