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血吸虫病免疫诊断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吴观陵[1]
摘要:
诊断在血吸虫病防治活动中始终处于中心位置,为防治活动的计划、实施和防治效果评价等各环节提供必要的信息和科学依据,可具体用于在个体或群体水平上确定化疗对象、评价化疗、预防和传播控制的效果以及传播控制或阻断后监测。迄今为止,寄生虫学检查,即从流行区人的粪便中查见虫卵,仍是血吸虫病唯一的确定诊断途径和手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当三价锑化合物作为抗血吸虫主要化疗药物时。因其较高的毒性,通过寄生虫学检查获得确定诊断是决定个体化疗的必需前提和依据。自20世纪80年代初,新型抗血吸虫药物吡喹酮引入我国血吸虫病防治以来,因其安全、有效,降低了在确定化疗对象时对确定诊断的苛求,加之,年复一年的大规模化疗,导致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感染的流行率和感染度大幅下降,寄生虫学检查的敏感性受到质疑,因而血吸虫病免疫诊断.
血吸虫病防治 , 免疫诊断 , 血吸虫病流行区 , 寄生虫学检查 , 化疗药物 , 防治效果评价 , 确定诊断 , 科学依据 , 传播控制 , 20世纪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