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镇痛对坐骨神经痛患者脑功能成像的影响

《上海针灸杂志》 李霁[1];张俊海[1];董竞成[1]
摘要:
目的观察12例坐骨神经痛患者脑功能磁共振信息的变化,研究电针穴位镇痛影响脑功能区的位置及其效应的变化,探索电针镇痛的作用机制与脑功能成像关系。方法选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和悬钟穴,分别选受试者患侧和健侧下肢穴,应用血氧水平依赖(BOLD)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全脑扫描,FSL3.2软件进行图像处理,P〈0.01分析得出脑功能图像。结果电针健侧和患侧肢体相同穴位后,脑激活区脑功能信号增加,包括对侧初级感觉皮层(SⅠ)与次级感觉皮层(SⅡ)区、双侧岛叶(Insula)、双侧扣带前回(ACC)(BA24)、双侧颞上回、双侧小脑等。电针患侧肢体穴位出现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区信号明显增高,双侧尾状核及对侧豆状核(基底节核团Basalganlia)、对侧海马信号明显升高。电针健侧肢穴位,双侧杏仁体及视皮层信号改变,针刺患侧肢体与健侧肢体,引起的脑功能区变化有显著差异,以针刺患侧肢体的脑功能变化更明显。结论肢体在病理和生理状态下,针刺肢体相同穴位对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作用不完全相同,fMRI影像适合针刺穴位镇痛的研究,且进一步说明了针刺调节具有双向性特点。
针刺镇痛 , 坐骨神经痛 , 磁共振成像 , 脑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