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Kasabaeh—Merritt现象卡波西形血管内皮瘤和丛状血管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

《中华皮肤科杂志》 陈辉[1];林晓曦[1];林梅绥[2];李伟[1];金云波[1];马刚[1];胡晓洁[1];周兆平[1]
摘要:
目的探讨伴Kasabach—Merritt现象(KMP)的卡波西形血管内皮瘤(KHE)和丛状血管瘤(TA)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7例伴KMP的KHE和TA病例进行临床及病理学分析。结果诊断为KHE5例,TA2例,均伴有血小板降低。7例均在出生后1月内发病,病灶均位于躯干或四肢。2例快速增大,2例缓慢进展,3例稳定或逐渐消退。二者病灶外观多样,典型表现为暗红或紫红色肿块或斑片。组织学上,KHE和TA均由结节状梭形血管内皮细胞团构成。区别在于KHE内皮细胞团边界不清,红细胞淤滞,含铁血黄素沉积;TA内皮细胞团界限清晰,呈弹坑样分布。口服泼尼松治疗2例,切除植皮1例,效果满意;随访观察4例,病情无进展。结论KMP病理性质为KHE或TA,前者为中间性肿瘤,具局部侵袭性,后者为良性肿瘤,二者均可部分自行退化,需与其他类型血管性肿瘤鉴别。
Kasabach—Merritt现象 , 血管内皮瘤 , 血管瘤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