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测量研究对象的融合范围、集合性融合、离散性融合,以及双眼远、近立体视来探讨间歇性外斜视可能的发病机制;间歇性外斜视对远、近立体视的影响。方法 选取门诊首诊、能够良好配合检查、且排除其他眼科疾患的单纯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为间歇性外斜视组,选取同期就诊的正常儿童为正常对照组。利用同视机、综合检眼仪以及Frisby近立体视检测卡分别测量两组的双眼水平融合功能和远、近立体视。结果 1.同视机测量:间歇性外斜视组的重合点较正常对照组发生了明显的向外偏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间歇性外斜视组的离散性融合和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歇性外斜视组集合性融合以及融合范围的绝对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旋转三棱镜远距离水平测量:①间歇性外斜视组远距离水平融合范围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②间歇性外斜视组的远距离水平离散性融合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③间歇性外斜视组的远距离水平集合性融合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旋转三棱镜近距离水平测量:①间歇性外斜视组近距离水平融合范围小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间歇性外斜视组近距离水平离散性融合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间歇性外斜视组的近距离水平集合性融合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立体视检查:同视机随点点检查,间歇性外斜视组远立体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Frisby立体视检查卡:间歇性外斜视组近立体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离散性融合亢进可能是间歇性外斜视的发生机制之一。2.同视机检查发现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重合点明显向外飘移。3.间歇性外斜视组远、近立体视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在远立体视尤为明显。推测间歇性外斜视立体视受损可能先发生于远立体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