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导管内癌全乳腺切片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研究

《中国肿瘤临床》 于泳;傅西林;方志沂;牛昀;范宇;吕阿娟;王颖
摘要:
目的:探索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生物学特性,以期能为导管内癌新的分型提供依据。方法:对导管内癌标本进行全乳腺次连续切片、c-erbB-2、p53和PCNA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形态学观察,探讨导管内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1)核分级与小叶内末梢导管受累相关(P<0.05),Ⅲ级病变较Ⅰ级病变易累及小叶内末梢导管。2)对34例导管内癌全乳腺次连续切片观察发现:核分级Ⅰ级的DCIS 70%(14/20)的病变范围小于5cm,而3例Ⅲ级的病变范围均大于5cm;2例(6%)DCIS呈多中心性。3)免疫组化检测发现:c-erbB-2、PCNA的阳性表达率粉刺型DCIS比非粉刺型高(P<0.05);c-erbB-2、PCNA、p53的阳性表达率与核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小叶内末梢导管受累和坏死程度则无关(P>0.05)。核分级高者c-erbB-2、p53、PCNA的表达率均较核分级低者高(P<0.05~P<0.01)。4)导管内癌腋淋巴结转移率较低为1.7%,转移是由于隐匿性浸润所致。结论:导管内癌无论在病理形态还是生物学行为方面都是异质性的群体,除传统的组织学亚型外,核分级及c-erbB-2、p53和PCNA的表达也可作为其恶性度的指标。其中,核分级更能全面真实反映DCIS的生物学特性,按核分级的高低将DCIS分成生物学特性不同的三个亚型,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导管内部 , 形态学 , 病理组织学 , 全乳腺切片 , 免疫组 , 生物学特性 , 乳腺癌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