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治疗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疗效比较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刘碧峰[1];林志金[1];曹烈虎[1];康一凡[1]
摘要: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治疗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2004年1月-2008年6月,收治65例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其中35例采用切开复位、AO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系统或结合克氏针治疗(内固定组),30例采用金属单极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治疗(置换组)。内固定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21~35岁,平均30.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2例,高处坠落伤8例,摔伤15例。左侧23例,右侧1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7d,平均3d。置换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3~67岁,平均32.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7例,高处坠落伤8例,摔伤15例。左侧17例,右侧1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6d,平均1.5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术后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年,平均2.5年。术后1年内固定组肘关节伸、屈及前臂旋转活动度与置换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前臂等长伸、屈及旋转肌力减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29例骨折临床愈合,2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骨不连伴异位骨化,2例内固定失败。置换组术后1年1例肘关节屈曲角度丢失〉30°;1例因假体过长,引起肘关节僵硬。术后1年根据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内固定组总分为(69.51±10.23)分,置换组为(81.55±12.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内固定组获优15例,良5例,一般11例,差4例,优良率57.1%;置换组获优17例,良5例,一般6例,差2例,优良率73.3%。结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相比,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术治疗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可获得更好的肘关节功能。
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 , 内固定 , 人工假体置换 , 疗效比较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