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肠闭锁113例预后分析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吴典明[1];崔旭[1];林宇[1];张炳[1]
摘要:
目的总结先天性肠闭锁的部位、病理分型的发生率,分析影响肠闭锁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2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13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临床资料,对其死亡率、术后肠梗阻发生率、术后排便时间及进食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肠闭锁部位为十二指肠26例(23.0%),空肠30例(26.5%),回肠53例(47.0%),结肠4例(3.5%)。按 Grosfeld 病理分型标准:Ⅰ型42例(37.2%),Ⅱ型18例(15.9%),Ⅲa 型27例(23.9%),Ⅲb 型7例(6.2%),Ⅳ型19例(16.8%)。死亡率与术后肠梗阻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与闭锁部位、闭锁类型相关(P <0.05),与肠吻合方式无明显相关(P >0.05),术后排便及进食时间与肠闭锁部位有关(P <0.05)。结论随着新生儿监护治疗技术的发展,先天性肠闭锁的死亡率逐步下降,肠闭锁的部位、病理分型、术后并发症(肠梗阻、短肠综合征)、合并严重的畸形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肠闭锁 , 肠梗阻 , 预后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