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方法养好脾胃
脾胃虚寒的人可以吃点花椒叶。据《本草纲目》记载,花椒可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应对脾胃虚寒。花椒叶可凉拌、煮汤、炒菜、油炸、包饺子等,最简单的吃法当然还要数凉拌了,在吃之前先焯一下水,去味,然后再加入精盐、酱油、陈醋、蒜泥、姜末、小葱、辣椒等各种调料简单调味,拌匀后装盘即成。
▲花椒叶
公孙穴属足脾经经脉的穴道,位于人体足内侧缘,在脚中拇趾后大约2寸左右的地方(见下图),沿着脚拇指后的脚掌骨按压,什么时候有酸胀或是酸痛的感觉就证明找对地方了。与脾胃有关的问题,都有很好的调治效果。
▲公孙穴
公孙穴可以抑制胃酸,如果出现吐酸水,赶紧揉一下公孙穴,很快就会好转。公孙穴可增加小肠蠕动,增强消化能力,吃完东西不消化也要赶紧揉揉它,很快就会往下运化了。公孙穴是我们身上自带的“健脾胃良药”,是调理脾胃的保健师。
山药可是个好东西,既保养健康又有美容作用。但山药最好心买铁棍山药,刺儿比较多比较硬的,蒸着吃炒着吃,或者熬粥喝都可以,平补脾胃的效果最好。
山药与其他滋补食物所不同之处在于,它滋而不腻,其他食物滋阴多了就湿,湿多了就能化成热。但山药不会,它不热不燥,为平补脾胃的良药,尤其是对五脏气血的虚损补益效果绝佳。山药常被用来治疗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国医大师路志正调养脾胃秘诀之一是饮茶,而且每天三杯。上午喝绿茶,下午喝乌龙茶,晚上喝普洱茶。绿茶又称不发酵茶,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属于茶中之阳,上午喝绿茶在于使阳气上升,心神俱旺,并助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使脾胃得以滋养。
脾胃虚弱者,建议喝点醪糟鸡蛋汤,最好再加几颗红枣一起煮,放置温热喝一碗,对胃部不适有缓解作用,酸甜的口感也有开胃作用。天气渐冷,醪糟可以自己做。将糯米蒸熟,适量酒曲放入温水中,搅匀,在糯米饭中间挖个小坑倒进去,两天后甜甜的醪糟就可以食用了。
▲醪糟是糯米发酵而成
秋季这段时间的最佳的食材就是玉米,玉米能健脾渗湿、调中开胃,这段时间吃还能祛秋燥。另外,玉米中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除了直接煮着吃,我还喜欢吃松仁玉米,先将松仁用小火焙干,然后将玉米粒和红菜椒片炒一下,加入适量盐和白糖,焖3分钟后加入松仁,大火翻炒一下即可,颜色好看,营养也丰富。
秋天气温多变,要多吃养阴润燥的食物。给大家推荐一款花生芡实汤,准备30克芡实,10克花生米,10颗大枣,一起用水煎,加入适量红糖。芡实具有很好的健脾益肾的功效,也可以用来熬粥喝。
山药红枣粥主要由山药和红枣熬成。山药有健脾补气、益肺固肾、益精的功效,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是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红枣可补中益气,健脾胃,可用于脾虚食少,达到增加食欲,止泻的作用。
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最好厨房里常备陈皮。俗话说“一两陈皮一两金”,陈皮是一味常用中药,具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等病症。
▲一两陈皮一两金
因此,在烹调荤腥膳食时适量加入陈皮,既可以借助陈皮的芳香之气除去肉食的腥膻气味,增加菜肴的香味以增进食欲,又可充分发挥陈皮理气和胃、芳香醒脾、祛湿化痰的药效,减少痰湿和肥甘厚腻对脾胃的伤害。
四神汤,即用淮山、莲子、芡实、茯苓一起煮制而成。淮山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等功效。莲子可养心神,益肾气,健脾胃,涩大肠。芡实能健脾益胃。茯苓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素,如卵磷脂、葡萄糖、茯苓酸、组氨酸等。四种食材一起熬煮可相互补益。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