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御寒、养藏、补阳

杏春园医药

节令特点


每年公历12月22日或23日,此时处于太阳黄经270度,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晚最长,故又称它为日短至。冬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与夏至一样是阴阳转折点,阴极而生阳。按八卦学说,此时为地雷复卦。卦象中上面五个阴爻,下面一个阳爻,象征阳气的初生。我国古时曾以冬至定为子月,即一年的开始。在一天十二时辰中,子时也是人体一阳初生的时间。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 意思是说,从这一天以后到立春的四十五天,阳气渐升,阴气渐降,白昼渐渐变长,夜晚渐渐变短。


冬至,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我国大部分地区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小节,共分为九九八十一天。民间流传歌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冬季不同时节的变化。“冬至饺子夏至面”,冬至这一天,我国最普遍的食俗是吃饺子,南方有些地区的食俗是吃馄饨和汤圆。


冬至三候为:“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一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所以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由于冬至阳生,所以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养生要领:御寒、养藏、补阳。


起居


应早睡晚起,等待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冬至时节不宜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避免损伤阳气。可选择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动静结合的运动。


御寒


冬至养生的首要任务是做好防寒保暖。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故宜食以温热为主,如食用糯米、狗肉、大枣、桂圆、芝麻、韭菜、木耳等,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外出时注意保暖,老人在早晚气温较低时尽量少出门,适度保暖、适量运动。


养藏


冬至后,天气寒冷、阳气伏藏,此时养生当注重于“藏”,早睡晚起,勿过度操劳;避免急躁发怒,以免扰动闭藏在内的阳气。补养肾脏十分重要。


补阳


冬至时阴气已达到极盛,阳气开始萌芽。可以适当吃一些羊肉、枸杞、韭菜等药食,注意生活规律,定时开窗换气,常呼吸新鲜空气。


精神


冬季养生,要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目的还是“无扰乎阳”。


冬至进补


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令进补在我国历史悠久,冬季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是保养、积蓄能量的最佳时机,应讲究“养藏之道”,适时进补,更好地发挥食材、药材的作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脾胃为“后天之气”,气血生化之源。这个季节的养生应以固护脾、肾为重点。遵循:多补少泻;药宜平和,药量宜小;注重脾肾,兼顾五脏。


首选温补类食物。如鸡肉、羊肉、牛肉、鹌鹑、鲫鱼等。还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类食物:木耳、黑枣、栗子、枸杞子、芝麻、黑豆、花生、猪脊、海参、龟肉、甲鱼、鲍鱼等。


也可选用中医膏方,请中医根据个人体质开方,将药物浓煎后浓缩,再加入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胶质药物,共同煎熬成膏状,在冬至前一周至立春前服用。


现代人虚热多,需注意食补太过则会出现营养过剩,药补太过则会发生阴阳的偏盛偏衰,所以,在进行调养时应采取动静结合、劳逸结合、形神共养、补泻结合的方法。或咨询中医根据自己身体来对症进补。


起居宜忌


  因为“冬至一阳生”,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


  古代养生修炼非常重视阳气初生这一时期。认为阳气初生时,要像农民育苗一样,需小心保护,精心调养,使其逐渐壮大。因为只有人体内的阳气充足,才会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所以子时、子月便在养生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古圣先贤倡导冬季“欲不可纵”。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认为:“男子贵在清心寡欲以养其精,女子应平心定志以养其血。”


  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中医学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


现代医学也认为,寒冷能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失调,使细小动脉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同时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凝时间缩短,血流速度缓慢,容易引起血液淤滞或血管梗塞,从而诱发中风、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危重病症。冬季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较其他季节为高,原因就在于此。


因此,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患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保暖防寒,谨防发作。



下面介绍几款冬日暖身食疗方:


当归生姜羊肉汤


【配料】当归30克,生姜50克,羊肉500克。


【做法】1.羊肉洗净、切块,用开水拖过,沥干水;当归、生姜分别用清水洗净,生姜切大片。 2.将生姜、当归、羊肉同放砂煲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用。


【功效】温中补血、止痛散寒。适用于怕冷,虚劳,血虚有寒者。女性最为适用。



萝卜黄芪羊肉汤


【配料】羊肉500克,白萝卜500克,黄芪20克,大枣8颗,桂皮1根,陈皮1小片,葱姜适量。调料:盐、料酒、油泼辣子。


【做法】1、将羊肉切块;萝卜三分之一切大块。2、将羊肉洗净放入凉水锅中烧开,去浮沫。3、放入黄芪、红枣、桂皮、陈皮、葱、姜,加入适量料酒。4、改微火炖2小时后,放少量盐调味即可。5、上桌时配上少量油泼辣子,随意取用。


【功效】健脾养血、补气散寒。适用于怕冷,虚劳,血虚有寒者。



  山药枸杞鸡汤


【配料】怀山药30克,枸杞子15克,母鸡半只(约500克),生姜3片,精盐适量。


【做法】母鸡洗净切块,与怀山药、枸杞子、生姜一同放入沙锅,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熬煮1.5~2小时,调入精盐即成。

【功效】有养阴健脾、益肾补虚的功效。



--------------------------------------------------

讲授中医养生知识,传播营养健康理念,关注深圳杏春园医药(南山区后海新村)


1.点击右上角“查看官方账号”点击关注

2.搜索公众账号“杏春园医药”

2.搜号码,输入微信号:SZXCY-2009

3.专业咨询,骆医生个人微信号:wxid_camelyx或亲临骆医生医馆

4.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分享给所有的朋友

5.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分享给指定的朋友

6.点击右上角“分享到腾讯微博”分享给微博粉丝

7.扫一扫:长按或扫描下面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