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药占比”:让县级医院“扛不住”了

医药圈那些事



“2015年全年销售药品2892.6万元,业务总收入1.607亿元,比2014年增加2.7%;全年药占比仅18.1%,比2014年下降10.5个百分点,比2013年下降17个百分点。”



这是年初豫北一县卫计委表彰的一家县级医院报送材料的部分数据。据了解,正是这个“18.1%”药占比数字让这家县级医院获得年度单项冠军奖,院长高高兴兴上台领奖与领导合影留念,然而半年过去,院长却看着这张奖状皱眉苦脸,为什么?

  

“2016年1——6月住院1.72万人,比2015年同期减少6%,比2014年减少13%,上转率21%,比2015年上升6个百分点,比2014年上升10个百分点;2016年上半年床位使用率85%,比2015年同期减11个百分点”这是该院病案室上报的材料。
  
再看看财务科报来的数字:2016年上半年门诊平均消费125.4元,住院平均消费3670.9元,分别比2015年同期增加8%和11%。

  

略微懂得一些医院精细管理与控费的人都知道,这些数字分析的背后,很大程度上与该院异常或变态药占比有关。

  


暗访调查发现,该院自2014年以来仅两年多时间,药占比从40%很快下降到目前的18.1%,比有关部门的要求(30%)低得多,但该院的住院增幅、门诊量及业务收入增幅也开始明显降低,财务科的工资底册显示,2015年全院人均收入比2013年减少240元。

 

药占比的诞生与推行,无非是为了加强用药的合理性,尽最大努力减少降低药品带给病人的“看病贵”。

但自2014年11月起药品零加价政策后,个别地区的政府补助迟缓或不到位,许多公立医院就拿药占比开刀做文章,表面上是在下压药占比解决“看病贵”,而实际上也是在担心政府补助“流产”,因为体制问题,又不敢也无权向领导申请这笔政策补助,害怕随时被撤换或免职!

  

怎么办?于是就出来现畸形药占比。


暗访发现,该院自2013年底始,药械科杜绝采购高价药、进口药、辅助药、新特药及高耗材,同时将一些大型医疗设备检查列为住院常规检查项目。


药房一位工作人员说,与4年前相比,常用药、低价药在这里销声匿迹,即便是急性心肌梗塞用的溶栓药物也没有,因为价格高,万不得已就让病人家属院外购买。


但也有人反映,该院药占比的极大下降,该院的治疗效果开始有明显的下滑,这里只讲诊断不讲治疗,老百姓说这里光看病不治病!


  

分析这些数字不难看出,该院业务收入增幅下降与药占比下降同行,就诊量减少与药占比下降有关,床位使用率连下降,住院消费增加明显,并且随着药占比的逐步压低,住院日期的延长,床位使用率降低,为的是弥补病人减少而带来的收入减少,同样也就增加了住院消费量。

  

不过听说该院最近班子调整,日前召开专题会议,根据近年来管理决策上存在的弊端与缺陷,研究制定出最直接、必要、关键的措施和办法,对药占比重新认识,推翻过去的异常操作,制定出符合医院及医疗发展现实的、科学、正确、可行的措施办法,力求在2016年解决或平缓自己的滑坡现象,不再任意压低药占比,药占比原则上保持在35%左右。

  

不再将药占比作为科室和个人的绩效考核指标,不再与科室和个人的奖金挂钩;考虑尽快采购辅助用药、常用中成药以及部分高价但疗效特殊的专科药品如心血管溶栓药物等,在集采中标目录内增加采购种类,并保证供给。


  

畸形扭曲的药占比例子,让人对医院的发展有来深刻的思考:只有将药占比保持维持在医疗实际和医生及病人治疗切实科学需要的比例空间,才能达到其设计作用,才能密切医患关系,才能保证医疗机构的专业信誉度、诚信度,真正用自身的医疗专业水平实力,来重新拓展并占据新的医疗市场空间,扩大自己的发展实力。

 

否则,极度压低药占比,只能使自己的医院发展走下坡路,变性而毁灭。


全方位跟踪解读行业最新资讯,
汇聚行业权威影响力的专家观点

  医药圈那些事
(yiyaoquan01)
长按识别二维码,记得加关注啊!


相关话题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