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0月21日电(记者何欣荣、龚雯)浦东川杨河畔的张江高科技园区腹地,六幢崭新的建筑掩映在修竹丛中。这里,坐落着生物医药巨头诺华的全球三大研发中心之一——诺华上海研发园区。
作为中国医药市场的“老兵”,诺华大中国区主席尹旭东博士一直关注国内的医改进程和新药创制。“社区医院要看到年轻医生”、“对于移动医疗,实数比大数重要”、“中国正融入全球新药研发体系,期待有品种在国内率先获批” ……近期,在上海接受记者专访时,尹旭东从国际比较和一线操作的视角,回答了多个医药市场的热点。谈“强基层”:从人才和制度入手 让社区医院真正看病新医改的重点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据你们观察,现在的基层医疗和原来相比有什么样的变化?我们关注国内的基层医疗已有七、八年的时间。从近年发布的一系列新政看,政府已经意识到了基层医疗存在的问题,从政策方面为“强基层”清障助力。部分区域的基层医疗体系有了长足发展,但离其应在医疗体系中起到的作用还有不小差距。具体来说,沿海富裕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硬件规模非常不错,人员也配齐了,有一定的病人流量,起到了一些为大医院分流的作用。但病人去拿药的多,真正首诊的很少。至于内陆省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处于沿海省份五年前的状态,登门的病人就更少了。从全国范围看,如果“社区首诊”的能力不建立起来,基层医疗就永远不可能成为医疗体系的守门人。这会导致大医院既不能满足基础医疗服务的要求,也不能有足够的精力提高专科医疗水平,更无法应对将来翻番的医疗需求。基于此,我们认为未来15年的核心工作是让社区医院真正可以看病。从国外的经验看,你们认为提升基层医疗能力要重点解决哪几方面的问题?人才是一个关键。要吸引足量合格的医生,才有人在社区看病。上海、北京、江苏等地的社区医生,薪资待遇应该不算差。再加上在上海这样的城市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对部分医学院毕业的年轻医生有一定的吸引力——年轻医生是观察社区医院一个很好的指标,内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年轻人往往非常少。在提升薪资待遇、明晰职业发展道路方面,内陆省份要加把力把这些工作做好。光有人不行,要看好病,还需要制度层面的保障。目前我们存在“一病百治”的现象:看同样的病,社区医院和大医院的方法不一样,这样社区医院肯定立不住脚,病人会更相信大医院。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国外成熟的医疗体系是一个参考。首先社区医院可以看的病,大医院不能看,它挂不出这个号来。比如普通高血压需要降压,大医院就没有门诊,只能在社区医院看,或者由社区医院的家庭医生推荐到大医院才可以看。其次,家庭医生看什么病,制度规定应该非常严格。目前,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很“勇敢”,看不了的病都敢看、没能力治的都敢治。我们要让基层医生起到分诊守门人的作用,看他们能看的病,看不了的交给大医院。即使是大医院和基层医院都看的病,治疗方法要一致,只有这样基层医疗机构才可以真正起到作用。对于社区医生负责诊疗的几种常见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上呼吸道感染等,建议培训和强化诊疗指南的作用,并对医生对指南的依从性进行考核,临床诊疗指南是规范诊疗行为的有力工具,然而针对某社区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使用情况调查显示,在指南颁布3年后,仅有16.2%的医生听说过且了解指南。反观英国方面,通过指南的制定、推广与及时更新,实现诊疗行为的标准化。医生培训和继续教育也注重学习诊疗指南和临床路径的使用,确保循证医学成果能够尽早应用到患者诊治工作中。作为跨国企业,诺华在中国“强基层”的过程中有些什么探索?诺华一直做这方面的政策研究,也帮助政府机构做一些试点和培训。试点经验显示,由大医院的医生为社区医护人员提供培训,能够有效提升基层医疗的服务水平。在新疆,我们协助基层开展了14次高血压培训,包括疾病诊疗、合理用药等。2012年试点开始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比例仅为27%,2015年结束时这一指标提升到了57%。
后来,诺华参与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了。比如从2015年起我们支持北京某三甲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慢性呼吸疾病的分级诊疗模式研究。通过为社区配备相关治疗药物、制定分级诊疗技术方案,实现了诊疗行为的一致化和转诊行为的标准化。在探索和医院进行慢性病管理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尝试和移动医疗公司合作,运用医疗大数据的技术?医疗大数据是市场关注的热点,也是诺华下一个重点研究方向。我们的观点是:首先,大数据对提升医疗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其次,中国坐在医疗大数据的“金山”上,但目前没有充分利用。这里说的“金山”,是指人社部门的医保支付数据。这可能是世界最大的医疗大数据库,而且数据都是真实的。如何以医保大数据库为基础,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指导我们如何看病、如何用药,对医疗体系的贡献可能是巨大的。下一步诺华将尝试和一些省份的医保中心开展相关研究,但一定要设计一个机制,让企业作为中立的第三方去支持,而不是自己去受益,这是我们目前考虑的问题。那你们怎么看待移动医疗公司?他们也宣称积累了很多数据。中国的移动医疗公司发展非常迅猛,但谈到和他们合作,诺华一直在观望。现阶段无法逾越的最大障碍就是数据的真实性问题。很多移动医疗平台的打法,有点像三国时代,基本都是“领军十万、号称百万”,这可能是出于吸引风险投资的需要,他们要的是“大数”,就是把数据搞大。但对于大型医药公司,科学性和真实性是我们的第一法则。试想一下,如果大公司通过移动医疗平台的大数据来服务病人和医生,结果发现90%的病人和医生都不存在,那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考虑到这方面的原因,对于移动医疗我们一直在关注,但目前没有找到切入点。我们也看到一些同行尝试和移动医疗公司合作,有点摸石头过河的性质。但诺华的风格是,想好了再做。听起来,移动医疗公司和你们的基因不太契合,融合起来有一定困难?
确实有这方面的原因。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还是比较粗放的,但医疗是人命关天的事情,这两者的融合存在一定的矛盾。并且,对于一些移动医疗领域的创业公司来说,它也不需要太大。因为上海的一些三甲医院,每家有数十亿元的收入,如果一家移动医疗公司可以服务两三家医院,从中拿到5%就可以活得相当不错。但这样的体量对诺华来说,发挥不了大作用。
所以,我觉得移动医疗公司暂时还涉足不了医疗的核心工作,更谈不上颠覆医疗行业。如果从一些非医疗环节入手,将医生从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专注于医疗本身,可能是比较正确的思路。回到诺华的主业本身。今年你们在上海启用中国最大的外资医药研发中心,这个园区目前有什么计划表?
这要从两方面去讨论:一是诺华刚刚完成了重大调整,最大的变化在研发方面。原来诺华有三个业务部门:诺华制药、山德士(仿制药)、爱尔康(眼科),各自有各自的研发部门,上海园区的研发工作主要属于诺华制药。在大调整中,我们把研发部门集中化,三个业务部的研发集中到一个。如此一来,上海研发园区的力量又加强了。二是上海园区已经融入到诺华的全球研发活动中。诺华在海外刚刚上市的治疗心衰的重磅药品Entresto,有好几个研发步骤是在中国做的,不仅仅是在上海,在常熟也有一个化学合成工厂为这个药服务。
其实很多人期待诺华的上海研发园区拿出一款中国本土研发的世界级新药,尤其是针对中国的高发疾病。
我理解这种期待,但现在的新药研发是在全球范围内合作的。像刚才提到的Entresto,很难说它是哪个具体的地方研发的。不过换一个角度看,所有的药上市都要报批,如果有一款药是在中国首批,半年后在日本获批,然后再到美国、欧洲,这倒是一个无可争议的里程碑。这方面需要中国药品审评体系的变革,我们看到国家食药监总局正在朝正确的方向努力,比如对临床数据真实性的大检查,一下子把弄虚作假的申请都清理掉了,这对新药研发有很大的推动。中国现在的新药创制比较活跃,尤其是一些从大型医药公司出来的小型创业团队,诺华有没有计划和他们合作?这种现象,可以视作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原来中国基本上没有新药研发,都是外资在做。后来很多研发人员从外资公司出来,他们创业的项目和产品也来自外资公司,采用授权的方式做临床试验,最后在中国获批上市。有人可能有疑问,跨国企业不做的项目和产品,是不是有问题?其实不是这样。医药研发是一个失败率很高的活动,一款药要从一期临床到最终上市,成功率只有5-10%,因此每年要终止很多项目。有些项目是因为科学性或毒理上有问题,有些项目的科学性和毒理都没有问题,终止仅仅是因为市场策略。以诺华来说,我们研发一款药品时,如果发现既不能做到first-in-class(第一),也不能做到best-in-class(最好),也许就会终止掉。诺华每年终止的项目有100多个,这些被终止的药物现在多了一条出路,就是授权给其他公司做,尤其是你们提到的小型创业团队。这些人熟悉中国市场,又接受过跨国企业的严格锻炼。虽然诺华现在还没有和他们合作,但未来没道理不这么做。这批公司也许会失败很多,但再过十年,肯定会涌现几家真正从源头开始创新的本土医药企业。
文章转载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