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得来不易 药企该如何培养和引进?

制药师

来源:滨海时报

近日,天津滨海新区生物医药创新创业人才发展高峰论坛在联合研究院举办。专家们从现状、基础等分析了滨海新区“药才”的培养和引进。记者还了解到,为了吸引更多的生物医药人才来到新区创新创业,新区有关部门也在制定更加细化的产业政策,吸引、激励更多的海内外高层次生物医药人才落地新区,推动区域生物医药产业提升。


看现状


研发型人才得来不易


研发型人才掌握着关键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把技术转化成药品,增强市场开拓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要素。但我国部分生物医药企业由于缺乏研发型人才,导致研发进度停滞不前;有些则是研发人员水平有限,迟迟无法形成技术突破。目前,研发型人才缺乏的问题正在阻碍生物医药企业的“源头创新”。


“和国内其他区域一样,滨海新区同样面临着生物医药研发型人才短缺的问题。”新区科委主任、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党委书记黄亚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生物医药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新药研发任务很重,周期又很长,要付出很多努力才可以取得收获,因此研发型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据了解,国外生物医药企业普遍实力较强,拥有充足的资金,可用于物色研发型人才“青苗”,但对于“囊中羞涩”的国内企业来说,这条路却不太行得通。黄亚楼也坦言,目前滨海新区虽然在产业发展和研发成果转化方面聚集了一批人才,但就基础性研究而言,还缺少特别优质的平台和培养环境。


企业的感受也侧面体现出研发型人才的“得来不易”。“我们需要的是可以直接进行研发工作的员工,国内毕业生一直围绕着理论知识,却忽略了动手能力,很难达到我们的要求,我们也没有时间和金钱再去培养一个人才。”天津颐圣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齐咏梅无奈地表示。这番话也从侧面体现出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与企业供求难匹配的尴尬局面。


打基础


人才培养模式求变


比拼资金实力吸引人才,国内企业处于下风,从人才培养源头入手,完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或是最符合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实际的对策。为了解决人才短缺的难题,新区也已展开了一些创新尝试。


记者从联合研究院了解到,为了培养后备人才,联合研究院此前同5所天津高校合作建立了“协同创新五校联盟”。联盟采用的是一种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未来将会对生物医药研发人才形成极大的补充。通过联盟,在药物研发方面有所突破的高校教师可以来到联合研究院进行成果转化。同时,联合研究院内的研发人才也会走进高校,向学生传授研发经验。此外,联合研究院还帮助落户企业吸纳高校研究生加入到新药研发团队,实现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资源共享,助力生物医药研发型人才培养。


未来,这种院校共建的人才培养效应还将持续放大。据黄亚楼介绍,在“协同创新五校联盟”的基础上,今年联合研究院还希望深化和各高校的合作,力图形成长效机制,筹划建设“滨海新区生物医药联合研究生院”,利用平台环境和高校合作培养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生。同时,进一步扩大规模,提供配套服务,将人才的培养同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以及企业需要紧密结合,打造新区生物医药人才培养高地,力争为新区输送更多的生物医药人才,为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服务。


觅佳径


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


除了自主培养研发型人才外,滨海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也在积极寻求海内外高端人才的“加盟”。凭借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和优秀的创业平台,联合研究院成为了优秀人才集聚中心。


就在这个月,来自瑞士日内瓦大学医学院的博士邓承军在联合研究院注册成立天津迈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了联合研究院引进的又一位生物医药高端人才。邓承军告诉记者,在选择联合研究院之前,他在国内考察对比了很多地方,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联合研究院。“这里既有着浓厚的新药创制氛围,平台也能提供企业所需的多种专业服务,十分适合初创型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


邓承军告诉记者,目前迈尔康生物正在研究的是一种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开发肝硬化门脉高压创新药,属于国家1.1类新药,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创新。据邓承军介绍,该项目已进入优化进程阶段,预计今年完成优化进程,将于2018年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在邓承军看来,联合研究院平台提供的大力支持能够让企业无后顾之忧地进行研发,他很有信心在联合研究院实现这款新药的“中国造”。


据了解,和邓承军一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带着自己的智慧和成果来到联合研究院创新创业,联合研究院也形成了以饶子和院士、张伯礼院士、阎锡蕴院士、崔占峰院士领衔,18位国家“千人计划”,42位天津市“千人计划”,13位“京津冀生物医药创业领军人才”组成的专家团队,成为了京津冀区域生物医药高端人才的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