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最少记一味中药-茵陈
茵陈
(菊科植物)
来源
管状花目、菊科、牛至属植物蒿经冬不死,春则因陈根而生,故名因陈或茵陈。至夏其苗则变为蒿,故亦称茵陈蒿。中国民间现尚有以米粉作茵陈糕、团的习惯。茵陈作菜,要采嫩苗,老的药用是茵陈蒿。故有“二月茵陈,五月蒿”的说法。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蒙古等国家的低海拔地区的河岸、低山坡地区。茵陈有两个采收期,春季采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的习称“茵陈蒿”。
相关名
茵陈,别名牛至、田耐里、因尘、马先、绵茵陈、绒蒿、白蒿、细叶青蒿、安吕草,拉丁文名ArtemisiacapillarisThunb.
图片
产地
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蒙古等国家的低海拔地区的河岸、低山坡地区。中国主产于陕西、山西、安徽等地。
采收加工
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至花初开时采割,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
性状鉴别
茵陈幼苗多为蜷缩团状,全株密被白毛、灰绿色,绵软如绒;茎长7~10CM,基部较粗,完整的叶多具柄,与细茎相连,叶片分裂成丝状。叶多裂成丝状,绵软如茸;气微香、味微苦。品质以幼嫩、绵软、色灰白,香气浓者为佳。而铃茵陈则茎略呈方形、灰黑色、长约60cm;叶对生、羽状分裂、花萼实似铃、罐状,有毛;气微,味淡。白花茵则茎呈圆柱形、青绿色而微紫;叶卵形、全缘;有的可见穗状聚伞花序;气芳香、味辛凉。
性味归经
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性能特点
茵陈与青蒿,二者均气味芳香,能解湿热,故湿热黄疸,湿温,暑温之证,均可应用。但茵陈主入脾胃,为退黄主药;青蒿主入肝,胆,功专解骨蒸劳热,尤能泄暑温之火,为骨蒸劳热,疟疾寒热及暑温壮热所常用。
功效
清湿热、退黄疸。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湿退黄药。
主治病证
1、利胆作用:有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作用
2、对肝脏的影响:治疗组动物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脂肪变与坏死等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3、解热作用:有良好的退热作用
4、降血脂、扩张冠脉及促纤溶作用:其作用方式与硝酸甘油很相似
5、降血压作用:有显著降血压效果,有利尿作用
6、抗菌、消炎作用:有抗炎镇痛作用
7、对免疫功能的作用:提示可能对预防肝癌有意义,具有促进白细胞分裂,增加白细胞数目,提高T细胞的免疫活性,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和诱生干扰素等作用,因而从多方面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用法用量
用量6~15克,水煎服,外用适量,煎水熏洗。用治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性肝炎。
使用注意
脾虚血亏而致的虚黄、萎黄,一般不宜使用。
药理
全草入药,可预防流感,治中暑、感冒、头痛身重、腹痛、呕吐、胸膈胀满、气阻食滞、小儿食积腹胀、腹泻、月经过多、崩漏带下、皮肤搔痒及水肿等症,其散热发表功用,尤胜于薄荷。
故事
“
茵陈
”
是如何被发现可以用来
“
祛邪
”
治病的呢?这里面还有一个被流传了很久、很广、很神
奇的民间故事哩!坊间流传,在华佗的济世行医生涯中,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
次,华佗在给一位得了
“
黄痨病
”
的患者诊疗时,由于不知使用何种良药,束手无策,难以
应对,甚是焦急。他苦思冥想,昼夜探寻,希望尽早找到能够治疗这种疾病的最好良药,
以解除患者的病痛。令华佗感到十分惊奇的是,数月后,当他在大街上再次碰到这位患者
时,突然发现此人竟然病愈如初,红光满面,精神抖擞,华佗百思不得其解,便急忙上前
询问病人是如何这么快就治好了
“
黄痨病
”
,都用了些什么药?患者说他什么药也没吃,只
是按照一位
“
修行得道的老人
”
的指点吃了一种绿茵茵的野草。听后,华佗立即拜请患者带
他去看看这种
“
神奇
”
的野草到底是什么植物?在患者的引导下,华佗来到一处田地边,他
指着田边一簇绿茵茵的野草说,就是吃的它。华佗弯下身,仔细地观察着这簇植物,喔!
原来竟是再普通不过的青蒿呀!为了证实这种植物确能治疗
“
黄痨病
”
,华佗便到地里采集
了一些,给其他
“
黄痨病
”
患者试服,结果试了几次,效果并不理想。华佗就又去询问已痊
愈的病人吃的是什么季节的蒿子,他说是刚开春的嫩芽。华佗听后沉思不语,片刻后,他
好像悟出了什么东西似的,惊呼:
“
对呀!
”
春三月阳气上升,万物复苏,百草发芽,莫非
三月蒿子在此时具有药力?于是,第二年春天,华佗又采集了许多三月间的青蒿嫩芽,给
“
黄痨病
”
人服用,果然吃一个好一个,但三月以后的青蒿却又没有功效了。为摸清青蒿的
药性,第三年,华佗又把根、茎、叶进行分类试验。临床实践证明,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
入药治病,并取名
“
茵陈
”
。这就是
“
华佗三试青蒿草
”
的传说。他还编歌
“
三月茵陈四月蒿,
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
”
供后人借鉴。
“
茵陈
”
是如何被发现可以用来
“
祛邪
”
治病的呢?这里面还有一个被流传了很久、很广、很神
奇的民间故事哩!坊间流传,在华佗的济世行医生涯中,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
次,华佗在给一位得了
“
黄痨病
”
的患者诊疗时,由于不知使用何种良药,束手无策,难以
应对,甚是焦急。他苦思冥想,昼夜探寻,希望尽早找到能够治疗这种疾病的最好良药,
以解除患者的病痛。令华佗感到十分惊奇的是,数月后,当他在大街上再次碰到这位患者
时,突然发现此人竟然病愈如初,红光满面,精神抖擞,华佗百思不得其解,便急忙上前
询问病人是如何这么快就治好了
“
黄痨病
”
,都用了些什么药?患者说他什么药也没吃,只
是按照一位
“
修行得道的老人
”
的指点吃了一种绿茵茵的野草。听后,华佗立即拜请患者带
他去看看这种
“
神奇
”
的野草到底是什么植物?在患者的引导下,华佗来到一处田地边,他
指着田边一簇绿茵茵的野草说,就是吃的它。华佗弯下身,仔细地观察着这簇植物,喔!
原来竟是再普通不过的青蒿呀!为了证实这种植物确能治疗
“
黄痨病
”
,华佗便到地里采集
了一些,给其他
“
黄痨病
”
患者试服,结果试了几次,效果并不理想。华佗就又去询问已痊
愈的病人吃的是什么季节的蒿子,他说是刚开春的嫩芽。华佗听后沉思不语,片刻后,他
好像悟出了什么东西似的,惊呼:
“
对呀!
”
春三月阳气上升,万物复苏,百草发芽,莫非
三月蒿子在此时具有药力?于是,第二年春天,华佗又采集了许多三月间的青蒿嫩芽,给
“
黄痨病
”
人服用,果然吃一个好一个,但三月以后的青蒿却又没有功效了。为摸清青蒿的
药性,第三年,华佗又把根、茎、叶进行分类试验。临床实践证明,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
入药治病,并取名
“
茵陈
”
。这就是
“
华佗三试青蒿草
”
的传说。他还编歌
“
三月茵陈四月蒿,
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
”
供后人借鉴。
“
茵陈
”
是如何被发现可以用来
“
祛邪
”
治病的呢?这里面还有一个被流传了很久、很广、很神
奇的民间故事哩!坊间流传,在华佗的济世行医生涯中,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
次,华佗在给一位得了
“
黄痨病
”
的患者诊疗时,由于不知使用何种良药,束手无策,难以
应对,甚是焦急。他苦思冥想,昼夜探寻,希望尽早找到能够治疗这种疾病的最好良药,
以解除患者的病痛。令华佗感到十分惊奇的是,数月后,当他在大街上再次碰到这位患者
时,突然发现此人竟然病愈如初,红光满面,精神抖擞,华佗百思不得其解,便急忙上前
询问病人是如何这么快就治好了
“
黄痨病
”
,都用了些什么药?患者说他什么药也没吃,只
是按照一位
“
修行得道的老人
”
的指点吃了一种绿茵茵的野草。听后,华佗立即拜请患者带
他去看看这种
“
神奇
”
的野草到底是什么植物?在患者的引导下,华佗来到一处田地边,他
指着田边一簇绿茵茵的野草说,就是吃的它。华佗弯下身,仔细地观察着这簇植物,喔!
原来竟是再普通不过的青蒿呀!为了证实这种植物确能治疗
“
黄痨病
”
,华佗便到地里采集
了一些,给其他
“
黄痨病
”
患者试服,结果试了几次,效果并不理想。华佗就又去询问已痊
愈的病人吃的是什么季节的蒿子,他说是刚开春的嫩芽。华佗听后沉思不语,片刻后,他
好像悟出了什么东西似的,惊呼:
“
对呀!
”
春三月阳气上升,万物复苏,百草发芽,莫非
三月蒿子在此时具有药力?于是,第二年春天,华佗又采集了许多三月间的青蒿嫩芽,给
“
黄痨病
”
人服用,果然吃一个好一个,但三月以后的青蒿却又没有功效了。为摸清青蒿的
药性,第三年,华佗又把根、茎、叶进行分类试验。临床实践证明,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
入药治病,并取名
“
茵陈
”
。这就是
“
华佗三试青蒿草
”
的传说。他还编歌
“
三月茵陈四月蒿,
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
”
供后人借鉴。
“
茵陈
”
是如何被发现可以用来
“
祛邪
”
治病的呢?这里面还有一个被流传了很久、很广、很神
奇的民间故事哩!坊间流传,在华佗的济世行医生涯中,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
次,华佗在给一位得了
“
黄痨病
”
的患者诊疗时,由于不知使用何种良药,束手无策,难以
应对,甚是焦急。他苦思冥想,昼夜探寻,希望尽早找到能够治疗这种疾病的最好良药,
华佗行医江湖,一日采药归来,遇到一位挖野菜的中年农夫,面孔水肿,肌肤发黄,拄拐而行,步履蹒跚。华佗知道他患有严重的黄疸症,就说:“你患这严重的病,为何不请医生看病用药?”农夫说:“你瞧俺这一筐子野菜草头,连吃都没有,哪有钱看病?”华佗可怜农夫,为他免费诊脉,得知病情严重,数月内必死,故劝慰几句后各奔东西。半年后,华佗又巧遇这位农夫,诧异不已,连忙上前问候。询问他服了什么药,使死症得治。农夫说:“穷人只能生死由天,还有什么药吃呢?青天有眼,吃了几个月的青蒿、野菜,如今感到腿脚有点力气了,我连拐杖也扔了。”华佗看那农夫的舌色,黄疽已经退去,舌苔稍泛红润,知道农夫所食野菜中必有治黄疸的草药。华佗和他的弟子,经过三年的时间,尝遍春夏两季的野菜草头,不仅发现了茵陈可治黄疸病,而且季节性特别强,只有3月、4月的茵陈的嫩叶有明显的疗效,其他月份的茵陈药性极差,正是“五月六月当柴烧”。华佗对弟子说:“学无止境,民间不知有多少绝技妙法,我们不知道得还很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