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雨水|防“倒春寒”、健脾祛湿和准备养阳......

广丰区中医院

点击「广丰区中医院」可快速关注
微信号:gfqzyy


雨水节气,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它往往在春节之后的正月。今年的2月18日为雨水节气,中国古代历书说:“斗知壬为雨水时,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 它表示冬天最寒冷的时节已经过去,天不会再下雪。

每年“雨水”前后,气温回升,降水增多。但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仍与暖空气频繁地进行较量,这段时间还是要注意保暖。常见雨水时节养生方法是防“倒春寒”、健脾祛湿和准备养阳。

1
防“倒春寒”


雨水之后,虽然气温开始回升,但寒意并未走远,因此要做好保暖防寒工作。很多人在防“倒春寒”的时候首先会想到“春捂”,但一定要注意“捂”的度,否则不利健康。

其春捂主要的意思是,初春时节气温如果升幅不大就尽量少脱衣,也要避免捂过头。“捂”的原则可以遵循“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预防寒气入侵,减少感冒几率。腹部保暖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



2
“调养脾胃”重要性


雨水节气养生,调养脾胃很重要。因为雨水过多也会导致湿气过盛,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湿困脾胃,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在五行与五脏的关系中,五行中的土对应于五脏中的脾)《图书编•脏气脏德》指出:“养脾者,养气也,养气者,养生之要也”。可见,脾胃健旺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基础。



3
春夏养阳


民间有句俗话叫“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很多朋友会觉得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晚上睡觉不再像冬季那么冷了,这主要是因为人体此时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逐渐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的时间,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很多人睡眠不好都是因为阳气没有养护好,比如阳虚怕冷睡不着还多梦。

如何防止雨水时节阳气外泄?由于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阳气发越之季,应少食油腻之物,可多食红枣、莲子、柑橘、蜂蜜、甘蔗等。睡觉前养护体内的阳气可采取按摩腹部的方法,具体操作是仰卧床上,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200次左右即可。这既有利于促进消化,排除脾胃湿毒,又有助于腹部的保暖,提高睡眠质量。


常见食谱推荐


1
芡实莲子苡仁汤



原料:排骨500克,芡实30克,莲子20克,苡仁30克,陈皮5克,姜1块。

做法:首先把芡实、莲子、苡仁放在清水里浸泡清洗,然后把排骨剁成小块,水开之后,焯一下,然后把排骨、芡实、莲子、苡仁、陈皮和姜全倒进砂锅里,用大火煮开,煮开之后,改用小火炖两个小时,最后放点儿盐,这道芡实莲子苡仁汤就可以食用了。

功效:芡实和莲子有健脾益肾的作用,苡仁健脾祛湿,陈皮,醒脾行气开胃。


2
疏肝乌笋汤



原料:乌鸡半只,春笋片100克,当归5克,黄芪10克,红枣8枚,生姜15克,麦芽10克,花椒6~8粒。

做法:将乌鸡洗净斩块,冷水下锅,加花椒焯水;当归、黄芪、麦芽洗净,装入茶包;与红枣、乌鸡、生姜一起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1小时左右;然后放入春笋片,加盐调味,再煲15分钟即成。

功效:喝汤吃肉和笋,隔天1次,可补血养肝、疏肝理气,适用于肝阴不足导致的脸色苍白、四肢麻木、抽筋、多梦等症状,以及肝失疏泄所致的胸胁胀闷、心烦易怒、腹胀、遗精、月经失调等。


3
三味健脾养肾粥



原料:白术15克,首乌10克,枸杞子20克,白米250克。

做法:白术和首乌入锅煮,经一段时间后捞出,将其汤与枸杞子、大米一起熬至入味。

适宜:健脾补肾,强壮肌肉。白术易补气健脾,首乌可补肾、补血、养脑、乌发、安神,枸杞子能养血补肾。在增加蛋白质前饮用,有利于营养物质更好吸收。


图文:苏晓蕾

编辑:周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