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春困原来也有“解药”,大家都可以试试!

平和县人民医院


  随着天气转暖,许多人不仅晚上睡不醒,白天也感到困倦、疲乏、头昏欲睡,这就是春困。

为什么会犯春困?

  中医认为,春困是季节交替人体无法及时适应自然气候形成的正常症状,是一种亚健康状态。肝通于春,主疏泄与藏血。春季自然肝旺,常会导致肝火横逆犯脾克胃(木旺克土),致胃失受纳、脾失健运。

  在冬季,因为紫外线及阳光照射不足,机体内缺少足够的维生素
D,使得机体的免疫力和工作能力降低了许多。进入春季,气温升高,皮肤毛孔舒展,供血量增多,而供给大脑的氧相应减少,大脑工作受到影响,生物钟也不那么准了。

  暖暖的春阳,磁场强度增大,机体自然也对这些作出反应。所以当春天来临的时候,身体功能大多处于半昏睡状态;这就是春困,亚健康人群春困的感觉会更加明显,是因为他们长期处于慢性疲劳状态,适应能力更差。



哪些原因导致春困?

1、湿重导致春困
  春天湿气重,而人体阳气不足就容易被湿邪侵犯,脾不能正常运化,从而出现嗜睡、精力不足、疲倦,春困也称为湿困

2、虚火上延排不出导致春困
  虽然到了春天,然而人们饮食还延续冬令饮食,辛辣、烧烤、煎煮的食物性热,能刺激人的味蕾,令食欲大振。

 积蓄了一个冬天的内火会越
越烈,在春天引发虚火上延,表现为头昏脑涨、精神不济,即春困。

3、某些疾病导致春困
  过敏体质的人群在这一季节易旧病复发,如皮炎、哮喘、支气管炎等。表现为头脑昏昏沉沉即春困。



这些体质和疾病的人易犯春困

  中医认为湿热体质、肝郁脾虚、肝胃不和的人因为湿困脾胃,或者脾胃相对虚弱,造成气血亏虚,会使人出现疲劳、乏力、头晕和昏昏沉沉的春困现象。

  西医认为多种与神经
-内分泌网络相关的疾病比如焦虑抑郁状态、胃炎、咽炎、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精神分裂症等的病人因为季节性激素等分泌失调,机体适应能力减弱,从而出现春困比较明显。

  另外较多的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肾脏病、肝病、胃病等的病人,机体长期处于营养供应不足或代谢紊乱,进入春季后,各个系统的新陈代谢逐渐旺盛,导致春困现象比较严重。



教你几方春困“解药”

1、早睡早起,广步于庭
  春天人与天地之气相应,应早睡早起;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流经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并加快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生成、转化、代谢,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增强人体的适应能力。

 在风和日丽之时,闲庭信步,到户外进行踏青、爬山、跑步、骑自行车等活动,
动则生阳,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使人逐渐萌生健康向上的志向,这样就能使人体气机舒畅,气血调和,精神百倍。

2、怡情悦志,通达情志
  春气通肝,故调理情志,保持心情舒畅,方可使肝气顺畅条达。要学会自我调控和驾驭好情绪,心胸开阔,遇到不快的事要戒怒,并及时进行宣泄,防止肝气郁结

 平时要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多些兴趣爱好
----如读书义理、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弈棋、耕耘教子等等,就可轻松愉快地度过春困季节。

3、多甘少酸,清淡可口
  “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饮食养生以平补为原则,重在养肝补脾。在中医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


  因此,饮食调养宜多甘少酸,清香可口,尽量不要吃油腻、生冷的食物。人体从这些食物中吸取丰富营养素,可使养肝与健脾相得益彰。


春天适宜吃些什么?

1、宜食性温味甘的食物
  首选谷类,如糯米、黑米、高粱、黍米、燕麦;蔬果类,如刀豆、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栗子;肉鱼类,如牛肉、猪肚、鲫鱼、花鲤、鲈鱼、草鱼、黄鳝等。


2、多食时令菜

  要顺应春升之气,春日可吃时令蔬菜如油菜、荠菜、黄豆芽、绿豆芽、春笋、莴笋、菠菜、芹菜、柳芽等。就是饮食均衡。


3、常吃碱性蔬果

  油腻食物会人身体变
,就会使人发困,所以平时要多吃一些碱性的蔬果,如马铃薯、香菇、洋葱、茄子、萝卜、花菜、柿子椒、藕、百合、香蕉、苹果、梨,可以中和体内的酸性物质,有效缓解春困

  另外,像葱、姜、蒜等辛散之物可以适当吃,它可以振奋人的阳气,缓解春困。


4、宜喝清茶
  此外,春天沏上一杯浓郁芬芳、清香爽口的花茶,不仅可以提神醒脑,清除睡意,还可促进人体阳气的生长,防止春困。 



       另外,有些人群往往会出现“伪春困”,这些人很有可能身体藏有隐患,有患上其它疾病的可能,需特别注意。

 

 1、“春头腊底”万病复发。由于气温变化较大,易诱发伤风、感冒,且这些疾病的前期征兆多为头疼嗜睡,要注意防感冒。

  

2、平时工作节奏快,睡眠不足,生物钟紊乱的亚健康人群。这类人群因睡眠质量低下,导致全年精神不济,并非春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