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执业”为何”撩拨”不起医生的兴趣?

卫生资格考试

“多点执业”政策从2009年开始发布以来,响应者寥寥无几。根据卫生部的指示,医生“多点执业”可以极大的促进医生个人待遇,从而为医生带来额外收入。但是为何这个医疗政策发布之后,医生群体普遍淡定,甚至冷淡?

多点执业本质是通过让医生在多家医院就职,从而带动医生个人效益的提升。这项政策到了实施运作时,医生们面临一些很实际的问题:

第一方面:临床工作很多,本职工作都做不完,更没有那么多精力接受其他医院的坐诊任务;

第二方面:多点执业程序较多,基层医院有坐诊需求,还需要医院和医院之间进行协商,然后医院指派医生。但是最后医院给医生的个人补贴也仅仅是三、五百块;

第三方面:多点执业更多的解放了医生的“自由”,但是却增加了医院的管理难度,造成大量人力资源的流失,这也是为何多点执业不被医院认可的原因。

为此,良医联盟针对这个问题采访了一些业内知名人士:“清华大学医疗卫生系统转型升级课题组”副组长朱宏伟,广东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副主任网络大V马常青,中国生殖健康泌尿医学研究学会副会长巴福荣主任。他们对“多点执业”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问:为何多点执业和“灰色会诊”认可度大大不同?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是最好的表达,政府是从理想化的角度来考虑医生利益分配的。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多点执业要对医生具体收益进行监督,对医生从业情况进行监管。实际上是另一层面的管制,医生要“自由和获取更多利益”根本就谈不上。

对于多点执业这个话题,马常青医生多有看法,因为他同样也是这项政策利益分配中的一员,他本人对多点执业的认可度不高。

:“多点执业”提升医生待遇是否看到实际效果?

:目前多点执业还没有正式开始,只是处于讨论试行阶段,谈不上有什么实际效果。就现状来看,医生还是私下“会诊”,很多医院多点执业的“口”还没有放开。

:“多点执业”和“私下坐诊”差不多,但“待遇”为何如此不一样?

:“多点执业”是“私下会诊”被合法化了,披上了合法的外衣。而“私下会诊”是地下工作,不合法。然而, 医生却偏向于“私下会诊”,这说明“多点执业”的其他配套制度还不够成熟和完善。

许多医生之所以不认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担忧:

第一方面:医生“多点执业”明朗化后,他们仍然担心医院知道,会影响自己的薪酬和职业晋升;

第二方面:“多点执业”后出现医疗纠纷怎么办?中国人的思维定式是首先考虑“出了问题谁来解决? ”如果医生在甲医院工作,在乙医院出了医疗纠纷,那么纠纷的责任该如何划分?如何界定?弄不好医生在两个医院都没有办法继续工作。

第三个方面,如果“多点执业”推行了,医护人员就会变成“自由人”。届时,大医院的医生出来会诊合理化了。但却影响了基层人员的执业。所以,“多点执业”要考虑到与“分级诊疗”、高级医生的下沉同时推进。

:“多点执业”对医生个人产生的利与弊?

:“医生‘多点执业’个人认为属于一种偏向于公益性的行为。基层医院不能满足病人救治条件,大医院专业医生这才去进行多点执业,但是往往这种公益性的‘多点执业’行为带来的效益并不可观,短期内可以做一些,但是长期做,医生的个人利益并不能保障,医生也需要养家糊口,所以更多人还是会认可‘私下会诊’”。

综合以上专家的认识和看法,我们可以明确一点:“多点执业”目前存在一些制度不完善,以及对医生利益考虑不全面方面的缺陷。虽然现在还不算是正式运行,但缺陷已经表现出来。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完善,还医生一个真正提升待遇、自由无担忧的执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