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之路︱毛德西(之五):及时总结临证心得,笔耕不辍结出硕果

河南省中医院


 我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喜欢文学和历史,上高中阶段,聆听了著名作家李准的写作方法报告,现在还记得李准说的一句非常形象的话:“写文章,就像生孩子,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没有很好的观察生活,肚子里不装些五谷杂粮,是写不出文章来的。”为此,我还抄写了几百条河南地方歇后语和谚语。并学着写一些豆腐块样的文章,这为后来学习中医经典著作起到了一定的引导和启发作用。


 “文革”中,所有医学杂志都停刊了(包括唯一的《中医杂志》),后来《中医杂志》恢复了,但名称却改成了《新医药学杂志》。我把所能见到的文章拿来一篇一篇地看,从文章题目到文章结构的起承、论述、结语,去分析、归纳,并写在笔记本上,依样葫芦地写一些小文章,投给《赤脚医生》、《中原医刊》、《新中医》等,有的发表了,有的被退了回来。对于退回来的稿子和编辑部所写的退稿原因,我都认真阅读,找出不足。后来我担任《中原医刊》等杂志的编审,阅读大量的稿件,对每一篇文稿的优点与不足都记在笔记本上,以便提高自己的编写能力。

 后来看的多了,写的也多了,就给《中医杂志》和其它中医刊物投稿。第一篇刊登在《中医杂志》上的文章是“《伤寒论》相反相成配伍的探讨”。这一篇学习经典文章的发表,对我是一种鞭策和鼓励。1981年秋,我参加了《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的编写工作。那时家庭还比较困难,连张桌子都没有,只得伏在床上写,这样夜以继日地撰写了三个月,如期完成了任务。第二年春天,在无锡召开审稿会议,听到许多中医专家的发言,获益良多。是年5月,在上海南京饭店召开审稿会议,在近半个月的时间里,我对论文的校正、修辞、引经,以及语言逻辑的表达等,都获得了不少新知。有一次我将修改过的稿子交给张震老师(副主编)批阅,张老亲自把我叫到他的住室,一段一段地讲解怎样修改段落和文字,显示出老一辈对青年人的关爱和希望。后来我又参加了《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与《中国基本中成药》等书的编写和统定稿工作,得到许多前辈的指导,这为后来主持编写中医专著打下了扎实基础。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共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参加或主持编写学术专著20余部。特别是2000年退休以后,每天上午应诊,下午看书和写文章。一日不看书,不提笔写点什么,就好像虚度光阴一样,食不甘味,卧不安席。近年来,我在中医药报刊上相继发表养生科普文章50余篇,2010年10月荣获“全国中医科学普及金话筒奖”。通过写文章,不但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及时总结了自己的临床经验,同时也扩大了视野,获得了更多的知识,为提高疗效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我所写的文章,都是读书和临证的心得体会,读起来通俗易懂,颇受读者青睐。学问,学问,又要学,又要问,不学不问,必然是坐井观天,孤陋寡闻。我非常喜欢裘沛然老师的论文集《壶天散墨》,每年都要阅读几遍,每阅读一次,都有新的感悟,都有新的收获。


 杜甫有诗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对自己所写的文章,轻易不出手,时常是放一、两个月或更长时间才会拿出来;其间大约要修改三四次或更多次的修改,有的还征求同道的意见,即使这样,仍难免会有瑕疵。只有不断地否定昨天,才能有所进步,这就是欧阳修所说的“觉今是而昨非”吧。


      承古纳今  厚德为民

           

               挂号:0371-60908747

               医保:0371-60908829

               急诊:0371-60908760

               地址:郑州市东风路园田路口

长按 识别二维码  关注河南省中医院

相关话题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