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分享】近九成死亡人数与慢性病有关,我们为何无动于衷?

净峰卫生院公共卫生
2003年的SARS波及了小半个世界、今年年初塞卡病毒又肆虐南美……传染病的来势汹汹总让人们草木皆兵,慢性病悄无声息的伤害却令人无动于衷。虽然人们对慢性病的重视远不如传染病,但事实无法否认,慢性病对于健康风险的挑战远高于传染病,已成为全球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各国都面临着慢性病负担上升的挑战。



    据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我国每年因慢性病死亡的人数占到总死亡的86.6%,由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如无法有效应对慢病带来的健康问题,必然会滋生系列社会问题,并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如何有效应对慢病,已经超越个人和家庭,成为整个国家的一道“必答题”。

      慢病病程长,合理的慢病管理模式非常关键。制度的构建外,随着移动互联技术飞速迭代,运动手环、智能手表、脑电波产品等引领了一种全新的健康生活方式,“互联网+”也为慢病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题思路,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不约而同开出一张应对慢病的“互联网+慢病管理”“处方”。

    医疗市场的刚性需求,加上国家宏观政策推动,技术发展和普及,使得“互联网+慢病管理”的前景看起来一片光明,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风潮下,药厂、医疗器械厂,以及BAT等互联网公司纷纷以各种形式涉足其中,开始跑马圈地。
    令人唏嘘的是,热闹的表象下却是混沌的现状,“互联网+”似乎总是在慢病外围打转,甚至有人评价说:“互联网+慢病管理”还只停留在概念上,何去何从?一场深刻的反思恰逢其时。

    究竟互联网慢病管理应用现状如何?互联网慢病管理尚存哪些短板?慢病管理市场的“痛点”何在?慢病管理终端软件和硬件上有哪些突破?互联网慢病管理技术又该如何拥抱新的环境变化?

     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药创新与新技术研究室负责人程龙教授、资深慢病防控专家(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孔灵芝、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闫勇等业内专家将围绕互联网医疗技术的定位、效用、问题、解决和趋势等多方面各抒己见,抽丝剥茧,探究“互联网+”如何真正融入慢病管理,真正发挥技术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