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养护心脏很重要,快看看中医专家开出的四味“养心”药方

周村卫生

《内经》被医家称为养生宝典,提倡“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如春季养生要“夜卧早起,广步于庭”,逆之则伤肝;夏季养生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逆之则伤心。心阳虚者,要“春夏养阳”;心阴虚者,要“秋冬养阴”,使素体“阴平阳秘”。

春季冬残未尽、乍暖还寒,气温回升,万物复苏,为气候交替的过渡季节。故人们应注意保暖,随气候冷暖和每日早温、午热、晚凉、夜寒的温度变化,适时增减衣被;忌过食辛热助火制品,以免助春之升发之性。


现代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应顺应四时养护。常用中药为:黄精、红景天、三七、黄芪、枸杞子、西洋参、党参、山药、杜仲、红参、大枣、当归、麦冬等,其中春季常用益气养阴药有西洋参、麦冬、当归、太子参、黄精等,下面详细介绍具有代表性的黄精、黄芪、红景天、三七粉。


黄精



汉代张华《博物志》:“太阳之草,

曰黄精;饵而食之,长生”


黄精是百合植物囊丝黄精的根茎,性味为甘、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中益气、滋润心肺、强壮筋骨、填精髓、乌发驻颜等功效,适用于治虚损寒热,病后体虚食少,筋骨软弱,风湿疼痛等。黄精为滋补强壮药,多用于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冠脉搭桥术后、瓣膜病等病术后恢复期患者。对于气阴两虚患者症见心悸、气短、口干等,可联合玉竹、石斛、百合等同用,有明显改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此药可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病。


常用剂量9克~15克,

水煎服。



黄芪



黄芪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干燥根,性味为甘,微温,归脾、肺经。

最早记载于《五十二病方》,具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等功效,适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属于心气亏虚证的患者。如出现气虚乏力,内伤劳倦,食少便溏,表虚自汗等,可加太子参、西洋参。现代研究发现,此药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可改善心肌供血,同时还具有抗衰老、降血脂、降血糖、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常用剂量为10克~30克,

水煎服。



红景天


红景天是景天科植物红景天的根茎。性味为甘、寒,归脾、肺经。

红景天具有健脾益气、清肺止咳、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气虚血瘀证。如胸痹心痛,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等,可加党参、白术。现代研究发现,红景天具有扩张冠脉血管、抗缺氧、抗疲劳、免疫调节、清除自由基等作用。

常用剂量为每次3克~6克,

水煎服。



三七粉



三七是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性味为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三七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功效,临床应用小剂量三七于冠心病支架术后、冠脉搭桥术后,可预防血管内血栓形成,同时可以缓解患者胸腹刺痛之症。现代研究发现,三七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溶栓作用,还可降低血压,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管流量。

常用剂量每次1克~3克,

研末吞服。






文/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中医科

马丽红 兰玥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