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工艺的历史变迁~

金宝医药大健康

药酒一般的制作方式是选配适当中药,经过必要的加工,用度数适宜的白酒或黄酒为溶媒,浸出其有效成分,而制成的澄明液体。即是酒和中药共同加工制成的一种饮品,其中酒主要起溶解、析出、稳定、调和味道等作用。

在传统工艺中,泡药酒就是利用酒里的酒精溶解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有机物,但酒精不能溶解所有的药物成分,因而,还需要水才能彻底溶解药材的有效成分,例如,矿物类药物就需要水来溶解。而水跟酒精是互溶的,不存在药物成分的萃取分层现象。这就是人们泡药酒的基本原理。

通晓了药酒泡制的基本原理后,我们就知道泡制药酒需要合适度数的酒基。(尤其是酒基的选用非常有学问的,直接影响药酒的质量,药酒的炮制一定要选择纯粮的酿造酒而不能选择调制酒,而且度数要适合药材的侵制过程需要)低度数的酒无法泡制出好药酒,但不是酒精浓度越高越好,度数太高的酒也同样泡制不出某些药酒。实践证明,55度到70度之间的酒,用来泡制药酒能提取的药物有效成分是最高的。

根据历代的医药文献记载,古人的药酒与现代药酒具有不同的特点,一是古代药酒多以酿制酒的药酒为主,亦有冷浸法、热浸法;二是基质酒,多以黄酒为主,而黄酒性较白酒缓和。现代药酒,则多以白酒为溶媒,含酒精量一般在50%—60%,少数品种仍用黄酒制作,含酒精量在30%—50%,制作方法为浸提法,很少有用酿造的。

药酒的发展史

隋唐时期,是药酒使用较为广泛的时期,记载最丰富的数孙思邈的《千金方》,共有药酒方80余首,涉及补益强身,内、外、妇科等几个方面。

宋元时期,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酒事业也有所发展,朱翼中在政和年间撰着了《酒经》,又名《北山酒经》,它是继北魏《齐民要术》后一部关于制曲和酿酒的专着。

对药酒的功效,也渐渐从临床上升到理论。药酒的治病范围也相对集中,朝保健养身方面发展,如“治一切风通用浸酒药二十二道”,“治风腰脚疼痛通用浸酒药十四道。”另在药酒专门方中,出现了较多的养身延年,美容保健方剂。当时,以药材制曲的风气已开始盛行,单在《叫北山酒经》中就记载了十三种药曲。

在唐代,我国第一部官修的药典《新修本草》就指出:“诸酒醇醨不同,唯米酒入药。”即是说在制作药酒时,选择何种类的酒作为溶媒是炮制药酒的头道步骤。

宋明时期,都是用米酒作为配制药酒的原料,至清朝始,渐渐普及使用白酒来浸泡药物。

现今,大多数药酒仍然以白酒作为溶媒,这是因为白酒酒精浓度较高,容易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析出。

在明清时期当中,药酒的利用已经是非常普遍,并且中医对药酒也有了深刻的应用。无论是对中医中药,还是对中国的药酒,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药酒的品质

制作药酒时, 不论选择何种酒作为溶剂,都应注意酒的质量、浓度和用量。所谓酒的质量,主要指在购买酒时,要注意酒的色泽、气味、口感等。一般说,泡制药酒使用质量优等的酒为佳。以白酒为例,好的白酒应是无色透明,不混浊,无沉淀物,气味芳香,口味甘醇浓烈。而黄酒的质量则要求色黄褐而透明,气味浓郁淳厚,口感柔和爽口。

制作药酒时,根据所需药酒的性能和功效,把握好酒的浓度,十分重要。如果酒的浓度过高,药物中的水分容易被渗出,而药质变硬,有效成分反而难以溶解析出。如果酒的浓度过低,则药物可能因吸收水分而体积膨胀,同时一些苦味质及杂质等易被溶出,影响药酒的气味。一般来说,配制滋补类药酒时,应用的原料酒的浓度可以低一些;配制祛风湿,活气血、疏经络的药酒,则原料酒的浓度可高些。

除了要考虑酒精度,还需要考虑酒的制造工艺和原料。除了外用的药酒,不要用酒精勾兑的酒来泡制药酒,市场上大部分酒精勾兑的酒都添加了香精,香精久了会变质,且影响药效。内服的药酒,用酿造原浆酒来泡制,是最好的,有酿造酒的醇香,如果不能用原浆酒,至少也要用酿造酒。就算是外用的药酒,也万不可用工业酒精勾兑的酒,防止意外伤人命。在酿造酒里,从提取药效上说,一般用高粱酒和米酒是最佳选择;如果是讲究色相香味等,则用酿造果酒。

药酒的泡制方法

泡药酒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酒的选用 一般选用50度或以上的饮用酒为佳,因为50度或以上的酒在浸泡的过程中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杀灭中草药材中沾附的病菌以及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使之能在安全的条件下饮用。

浸酒药材的选用和处理方法 动物药宜除去内脏及污物,清水洗净(毒蛇应去头),用火炉或烤箱烘烤,使之散发出微微的香味。烘烤不仅可除去水分,还可以达到灭菌的效果,并保持浸泡酒的酒精浓度。还可使有效成分更易溶于酒中,饮用起来也有香醇的感受。

  凡已腐败变质或霉变的动物药均应弃之不用。

  植物药应最大程度地除去药材中的杂质、污泥。浸酒的药材应较为干燥,才能保证药酒的效能。

  另外,一切含有有毒成分的矿物药,如含汞、砷、铬、铅等的矿物药均不应用来浸酒。我国唐代的多位皇帝,如唐太宗等都是为了长寿而服用含铅、汞的丹药、药酒而丧命!

药酒浸泡的时间一些古方或民间传言,认为药酒要浸泡数月至1年以上。实际上,一般浸泡1个月即可。有时为了使有效成分更快地逸出,如不考虑美观,可将药材切碎浸泡。

   另外气温对药酒的浸泡有直接的影响,气温高则浸泡的时间短些,气温低则浸泡的时间长些。

泡酒的容器宜用玻璃瓶、瓦罐,不要用金属容器,以免金属中逸出有毒物质或产生毒性化学反应。

药酒的泡制方法

1、泡药酒大都采用度数不太高的白酒,酒的度数太高不利于水溶性成分的溶解。

2、泡药酒时如有动植物药材应将其分开浸泡,服用时再混合均匀,因为动物药材中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需长时间浸泡。而植物药材的浸泡时间就较短,分开浸泡便于掌握时间。

3、泡药酒时不宜用塑料制品,其有害成分易溶于酒中,最好是用玻璃瓶或陶瓷器具。

4、泡药酒时尽量不能让阳光直射或是灼热逼烤。房间内不能长期处于高温状态。

5、泡药酒内尽量不添加白糖或冰糖,它会影响药的效果。如需加最好加一点蜂密,蜂密性温和,可以减少药酒对肠胃的影响。有利于保持和提高药效。

例如:

一般来说,浸泡滋补类药酒,宜选择乙醇含量稍低一些的酒,如黄酒或低度白酒。将已选好的药材用纱布包裹或散放于带盖的陶瓷罐及带塞的玻璃罐等容器中,按照处方要求的比例加入白酒或黄酒,密封共浸泡。

浸泡期间从开始的第1周算起,要每日晃动或搅拌1次,待1周以后可改为每周振动或搅拌1次,一般认为,晃动或搅拌的次数愈频,其浸出的药酒效果则愈好。浸泡时间一般以30天为好,若以1个月为准或浸泡更长时间,效果会更好。浸泡好以后即可过滤饮用。所剩药渣仍可再加原泡酒量的一半进行再次浸泡,以充分发挥被浸泡药材的药用效果。在饮用时,若因药酒辛辣味和药味太浓,可适量加入冰糖与蜂蜜用以矫味。如果不能饮用白酒,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用低度米酒、葡萄酒或其它果酒作为基酒进行浸泡。 

药酒的功能

在中医药学里以及民间,用酒泡中药治疗疾病有其独特的疗效,药酒因此成为我国特有的一个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治疗筋骨酸痛的药酒。另一类是滋补酒,是用于滋补健身酒等。

药酒是将药物浸泡于酒中,使药中的有效成分溶于酒中,目的是利用酒的辛温行散之性,以活络通经。因酒本身也是一种药物,有畅通血脉、散瘀活血、祛风散寒、消冷积、医胃寒、健脾胃、提精神和引药上行、助药之力等功效,所以,酒和药加在一起,可以增强药效,服用也很方便。 

酒能将许多植物药、动物药的有效成分溶解于其中,并通过酒的活血行血功能,使药力直达病处,较快地收到疗效,因而创设了众多的药酒,在强身健体、防病治病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药酒的使用方法

药酒根据使用方式方法,分为内服、外用和内服外用兼具三种。内服药酒必须要考虑饮用对象对酒精的耐受能力。外用药酒无需考虑使用对象的酒精耐受能力,一般用高度酒泡制。内服外用双功能药酒一般用中度酒或是高度酒泡制。

内服药酒的选酒浓度上,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如果饮用对象对酒精耐受能力低,且药材不要求酒精度高的酒,比如杨梅酒、杨桃酒等,则直接用中低度酒泡制,一般20度以上即可。另一种情况是,直接用中高度酒进行药酒泡制,饮用的时候,如果饮用对象不耐受酒精,就用低度酒进行勾兑降低度数。

服药酒如为了治病,可以四季随时配制服用;而滋补类药酒,冬令浸服尤宜,根据民间习惯,可从冬至日起,连服二三个月,但也不必过于拘泥时日。服药酒次数一般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半两左右,不善饮酒的可在睡前服少许。

药酒的使用注意事项

很多人喜欢用名贵中药泡酒,以补养身体。据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急症研究室李春生主任说,喝酒后能真正饮进的中药有效成分相当有限。饮量少起不到滋补作用,饮用过量酒精的危害比药效大。药酒治病主要针对阳虚气虚的患者。有病者要慎服药酒,没病者最好不要服用

李时珍亦有云:“酒,天之美禄也。面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精辟指出酒少饮有益、多饮有害的特性。而对于药酒则应更加严格掌握剂量,万万不可肆意狂饮。

所以药酒虽有许多优点,但其中的酒精成分对一些疾患,如高血压、中风、肝、肾系统疾病、糖尿病,以及湿疹等皮肤病有害无益。一些传染病如肺结核、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不宜饮用药酒。另外,发热性疾病、出血性疾病,也禁饮用药酒。

选用药酒应根据自己的体质决定,最好事先与医生沟通,只有对症饮用药酒,才能达到调整阴阳气血的作用。另外,药酒虽好,也不可贪杯。

药酒的三种优势

而且相对其他保健品,药酒有三种优势:

一是服用方便,利于长期服用,对慢性患者或身体虚弱需日常加强保健者尤为适宜;

二是可借助酒通经透络、活血行气之性,来达到加强药力、提高疗效的目的:

三是用药成本费用较低。只要用对、合适,副作用也比较小。

相对其他中药药剂的优势

中国的药酒的主要特点是在酿酒过程中或在酒中加入了中草药,从药酒的使用方法上分,可将药酒分为内服、外用,既可内服又可外用的三大类。不但应用范围广泛,而且疗效显著,见效极快。

适应范围广:药酒,既可治病防病,凡临床各科190余种常见多发病和部分疑难病症均可疗之;又可养生保健、美容润肤;还可作病后调养和日常饮酒使用而延年益寿,真可谓神通广大。难怪有人称药酒为神酒,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一股香泉。

便于服用:饮用药酒,不同于中药其它剂型,可以缩小剂量,便于服用。有些药酒方中,虽然药味庞杂众多,但制成药酒后,其药物中有效成分均溶于酒中,剂量较之汤剂、丸剂明显缩小,服用起来也很方便。又因药酒多1次购进或自己配制而成,可较长时间服用,不必经常购药、煎药,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麻烦,且省时省力。

吸收迅速,见效快、疗效高饮用药酒后,吸收迅速,可及早发挥药效。因为人体对酒的吸收较快,药物之性(药力)通过酒的吸收而进入血液循环,周流全身,能较快地发挥治疗作用。临床观察,一般比汤剂的治疗作用快到4—5倍,比丸剂作用更快。

能有效掌握剂量:汤剂1次服用有多有少,浓液度不一,而药酒是均匀的溶液,单位体积中的有效成分固定不变,按量(规定饮用量)服用,能有效掌握治疗剂量,一般可放心饮用。

人们乐于接受:服用药酒,没有汤剂之药味苦涩,较为平和适用。因为大多数药酒中渗有糖和蜜,作为方剂的一个组成部分,糖和蜜具有一定的矫昧和矫臭作用,因而服用起来甘甜悦口。习惯饮酒的人喜欢饮用,即使不习惯饮酒的人,因为避免了药物的苦涩气味,因药酒多甘甜悦目,故也乐于接受。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历史悠久的,又符合现代科学水平的中国药酒,必然和整个中医中药的发展一样,为人类的健康长寿,作出新的贡献

了解产品:阅读原文 

本文节选自《论药酒的泡制和发展》节选改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配图,我们非常感谢原作者对药酒行业分析做出的贡献,所有成果均归于原作者。如涉侵权我们会及时删除。

参考资料:《中华药酒养生大全》、《药酒宝典》、互联网


免费咨询电话:400-81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