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哪些人群不宜吃粽子
一、胃肠道病患者
有胃肠道病患者的人最好不要吃粽子,粽子是由糯米制作的,在胃里停留很长时间不助于消化,吃太多过去油腻的粽子,不然消化不良会引起胃胀、胃痛的。
二、心血管病患者
现在很多粽子品种繁多,粽子中常常会放入肉、红枣甚至海鲜等,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如果过于食用,会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三、老人和儿童
粽子中含有许多糯米,黏性大,老人和儿童的肠胃功能相对较弱,如过量进食会导致消化不良,如果一定要吃尽量选择小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粮、薯类的粽子、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吃时要细嚼慢咽,便于消化。
四、糖尿病患者
对于糖尿病病人而言,红枣粽和甜粽子不适合多吃。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中毒,抢救不及时还有生命危险。
世界各地吃粽子的习俗
1、日本的端午节是阳历的五月五日,他们的粽子主料是米粉,其粽子形状酷似钟形。马来西亚人包的粽子形状,很像我国广东的粽子,其特点是个头大、除鲜肉粽、火腿粽外,还有一种豆沙粽、椰蓉粽,食之非常可口。
2、缅甸人也爱吃粽子,他们在端午节时,用糯米作主料,将熟香蕉和椰蓉作馅,这种粽子香气诱人,软酥酥,甜滋滋,别人风味。
3、秘鲁人是在圣诞节的吃粽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欢庆圣诞节,一边吃粽子,甚至一些已经出嫁的女儿,在这天,也要赶回娘家,再来尝尝母亲制作粽子的风味。
4、菲律宾的粽子是长条形,风味与我国浙东的粽子相同,粽子还是菲律宾过圣诞节时必不可少的食品。
温馨小提醒
粽子属于主食。如果吃了粽子,就要减少米饭、馒头、面包等其他主食的量,避免一日当中能量过剩,引起增肥问题。而且粽子也不宜吃多,男性一天最好不要超过5个,女性一天不要超过3个,此外,睡前也最好不好吃粽子,不利于消化,有可能会导致胃胀、腹泻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