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四川:以高价值专利激活创新因子
无论是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还是中介机构,各方对于培育高价值专利所带来的效益已形成了高度的共识。如今,专利的竞争已从幕后转至台前,专利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高价值专利正日益成为决定一个企业、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
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过程,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各司其职。高价值专利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个环节的参与者共同施策,形成合力。当我国的知识产权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高价值专利已经成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跨越,从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迈进的重要突破口。培育高价值专利,不仅是创新主体的现实之所需,也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必经之路。
高起点、高标准的技术研发,让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康弘药业)逼迫医药巨头瑞士诺华主动降价换取市场;一块小小的光学玻璃,其专利带来的经济价值已经接近4亿元人民币;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逐步向全国推广复制……如果要问这些变化和成果的取得靠的是什么,答案来自于高价值专利的推动力量。
如今,在四川,以培育高价值专利为基础,好似一针催化剂,激活了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意因子,高价值专利所释放出的能量正带动全省创业创新活力不断迸发。“促进高价值专利的创造与运用是推进四川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四川省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四川省知识产权局局长谢商华表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的任务更加迫切,知识产权工作要融入四川经济工作的主战场,要以培育和运用高价值专利为切入点,引导和推动全省知识产权创造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通过建设一批高增长、高效益的高价值专利产业集群,助推四川产业转型升级。
高水平创造是源头
一直以来,看病难看病贵是大多数普通中国老百姓的普遍感受之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市场上约95%的专利药和医疗设备长期被国外公司垄断。2016年7月5日,全球制药巨头诺华制药在中国的重磅产品之一——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眼底疾病用药雷珠单抗(诺适得)医院终端价格已从9800元每支调低至7200元每支,降幅达26%,这一降价消息当时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作为全球医药巨头,逼得诺华制药选择主动降价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一款中国制药企业耗资数亿元研发的全球新一代用于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同类药品——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朗沐)所带来的市场压力,而生产这款产品的企业就是康弘药业。
湿性黄斑变性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三大致盲疾病之一,然而,长期以来治疗该病的生物药物被国外企业垄断。据了解,在此之前,wAMD治疗领域,跨国企业独霸天下,雷珠单抗曾经是中国眼科市场唯一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生物制剂。上市后,雷珠单抗长期以每支9800元高价垄断中国市场。为了扭转这一现状,康弘药业决定与国际巨头一决高下,并于2006年启动了药物研发。
聘请全球最顶尖的临床专家,根据国际标准进行高水平研发,在全球最顶尖的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试验,回溯朗沐的研发过程,康弘药业从一开始就在打有准备的国际化之战。自朗沐2014年4月上市以来,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其改善患者视力更显著,持续作用时间更长,患者治疗时给药频率更低。如今,朗沐不仅成为该领域第一个由美国以外的国家研发成功的眼科高端生物药,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个获准直接进入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III期临床试验的原创一类生物新药。目前,朗沐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已达52%。
“作为企业而言,追求商业价值最大化是首要目标,但不是唯一的目标。同样,衡量专利价值的高低,也不能仅仅从市场回报来进行评判,其带来的社会价值同样重要。”康弘药业董事长柯尊洪表示,青霉素的发现和使用,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尽管现在已经有其他替代药,但青霉素对人类的贡献功不可没,因此,无论从市场价值还是社会价值来看,青霉素都是一项伟大的发明,这也是高价值专利追求的目标。
柯尊洪介绍说,高价值专利已成为康弘药业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康弘药业在研发朗沐过程中,就秉承开放式思维,整合国内外顶尖专家开展技术研发,坚持从创新最前端提升研发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在此基础上形成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高质量的专利创造是形成高价值专利的根源和基础,这需要在产品立项和专利布局过程中,用足够的眼光去审视和判断未来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竞争对手的技术优势,判断未来市场的发展空间。只有具备了高价值专利的质量基础,才会有后续的专利运营、专利维权等衍生价值的实现。”柯尊洪表示。
如果说康弘药业培育高价值专利采取的是高举高打的国际化路线,那么以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光明光电)等为代表的中小型企业则采取少而精的深耕模式。光明光电凭借获得过2015年第十七届中国专利优秀奖的“近红外光吸收玻璃、元件及滤光器”这一核心技术,相关专利产品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68亿元,产品出口至1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际市场份额占比30%。截至目前,光明光电已累计提交专利申请500多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00余件。据光明光电总经理刘晓东介绍,目前,瞄准终端前沿产品与技术,公司已研发新品71个,主要产品光学玻璃产销量、品种配套能力位居全球首位。
“高价值专利应该是保护范围广、权利状态稳定、市场规模大、实施效益好以及在相关领域可以成为基础专利,竞争对手难以绕开的高质量专利。”谢商华认为,衡量专利价值的高低,应该从市场价值、法律价值和技术价值三个维度去综合考量,但高水平的知识产权创造是成为高价值专利的前提和基础。据介绍,目前,四川省知识产权局正在着手修订《四川省专利申请资助资金管理办法》,不断优化专利激励政策,完善专利奖励制度,特别是围绕四川省重点优势产业,通过持续对重点企业提供优质专利服务,建立专利申请绿色通道等措施,实现对创新主体高价值专利创造的正向引导。
高效率运用是目的
银白色、空心、圆柱,用两个手指肚就可轻易捻起,这个被称为血管支架的小玩意儿,却有救人命的大作用。它是手术中常用的医疗器械,在病变处置入血管支架,用来支撑狭窄闭塞段血管,起到减少血管弹性回缩,保持管腔血流通畅的目的。根据统计,新一代抗凝血血管支架置入后,晚期血栓形成率仅为0.3%,和现有支架1%至3%的发生率相比,降低了70%至90%。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样一项长达14年的研究项目,却在高校的实验室里“沉睡”了好几年,这其中,阻碍这项技术与市场接轨的最大障碍来源于现有的职务发明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
2016年1月,西南交通大学发布了《西南交通大学专利管理规定》(下称“西南交大9条”),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的核心是先分割确权,让校方和发明人共同拥有专利权利,而非以往政策中提到的先转化,再将收益分给发明人。”西南交通大学科技园副总经理康凯宁介绍,具体做法是分割现有职务发明专利权给发明人,使职务发明人“晋升”为与学校平等的共同专利权人,将发明人享有的被奖励权升级为知识产权,以产权来激励发明人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正是受惠于这一大胆的改革尝试,西南交大黄楠教授研发的“新型心血管支架”技术不仅专利权变更为发明人团队组建的公司与科技园共同持有,通过科技园聘请第三方评估,该系列专利已作价1500万元,黄楠及其团队在新组建的公司中持有50%的股权,黄楠也摇身一变,从学校的科研人员成为了一家公司的股东。目前,在“西南交大9条”这一利好政策的带动下,在西南交大的校园内,科技成果转化呈现春潮涌动之势。据统计,在“西南交大九条”颁布的一年时间里,已有超过150件职务发明专利完成分割确权,10家高科技公司成立。
俗话说,一枝独秀不是春。从“三权”改革到权属混合所有制试点、到校院地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环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区等,高校院所的源头活水逐步汇入地方经济大潮,成都城市发展活力显著提高。目前,成都市分别与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交大、西南财大、四川农大及中科院成都分院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改革试验。此外,成都市政府还设立10亿元专项资金,按照“政府引导、资本纽带、多元投入、市场运作”原则,支持高校依托优势学科资源、龙头企业依托行业资源,以校院地协同共建方式,计划3年组建10个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成果转化快速通道。目前,轨道交通、亚信网络安全两个产业技术研究院已挂牌成立。
正是看到了西南交大在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成功探索,2014年8月,成都市出台了《成都市促进国内外高校院所在蓉协同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简称“成都十条”),对包括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设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激励。2016年6月,成都市委、市政府又发布了“新成都十条”,将支持、鼓励“职务科技成果所有制改革”放到了第一条。此外,今年,四川省知识产权局联合四川省科技厅又印发了《关于支持我省高校院所职务发明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制度改革试点的十五条措施》,将“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首批在全省20所高校院所试点。
“四川省作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承担了探索如何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探索如何激发创新者动力和活力的任务。”谢商华表示,四川科教资源丰富,集聚和产生了大量的高价值科技成果。“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由于给予科研人员明确的知识产权预期,可以鼓励职务发明人从立项到科研全过程都重视成果的可转化转移价值,从而产生更多可转化转移的科技成果,极大改善科技成果供给侧结构,提升专利的质量,提升高价值专利的转化转移率,提高推动成果转移转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除了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外,企业仍然是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最大需求者和最大受益者。据悉,为了加强企业对专利实施转化的激励引导,2016年,四川省专利实施与促进转型资金管理平台软件正式上线运行,在四川省4500万元专利实施与促进专项资金的带动下,四川省新增专利实施项目1.1418万件,新增产值1555.51亿元,一大批高价值专利得到转化和运用。
高质量保护是核心
“一个企业所拥有的领先高新技术实力决定着它在这个行业中的领先地位,而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能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发出上述感叹的是光明光电知识产权负责人刘慧。作为国内光学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完善的专利布局和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保护让光明光电的产品畅销海外,一路为企业护航。
2007年,日本某公司提出,光明光电的某款光学玻璃产品与其在中国的专利权相抵触,要求光明公司立即停止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并向其支付专利使用费。事实上,刘慧明显感觉到,这其实是竞争对手阻止公司产品进入相关市场的一个手段。光明光电立即组织团队进行认真研究,发现竞争对手在日本和美国的专利申请并未获得授权,同时光明光电的产品也均不在其日本和美国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内。了解到相关信息后,光明光电着手提出了专利权无效请求。同时,利用之前在相关国家展开的专利布局与竞争对手展开周旋和谈判。最终,光明光电与该公司达成和解,成功化解了危机,也打赢了“走出去”的专利第一战。
回忆起与竞争对手的交锋,刘慧把这一功劳归功于企业前期严密的专利布局。“能够与竞争对手一决高下,立于不败之地,靠的就是我们专利的硬实力。”在刘慧眼里,评价专利价值的高低,除了其市场表现带来的直接收益外,还有技术实力和专利布局状况。
“一般而言,大多数企业会把专利带来的直接收益作为评价其价值的主要指标,但有些专利作为基础性防御工具,并不能完全通过其市场回报反映出来,它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作为与竞争对手谈判的筹码,因此也被企业认为是高价值专利。”刘慧认为,严密的专利布局和知识产权保护是企业“走出去”的制胜法宝。
据了解,这家公司会定期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和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对竞争对手进行专利检索和分析,找到技术空白点,并提交国内外专利申请,同时在项目立项前、研发过程中、产品参展等阶段加强对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并综合商业、技术与法律等因素对风险处理方式进行决策与判断。
“企业要想‘走出去’只有拿更高价值的专利与竞争对手相抗衡,这就是高价值专利的意义所在。对于企业而言,要从产业特点、市场和法律等因素综合考虑,对专利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地域、技术和产品等维度,构建严密高效的专利保护网,形成对企业有利的专利组合。专利布局的成果和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够为企业在特定领域形成专利竞争优势。”刘晓东表示,高价值专利作为企业优质的无形资产,在开辟海外市场、提高产品溢价、形成产品定价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将从政策上对高价值专利进行有力的支持,进一步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快高价值专利的培育和布局,建设一批高增长、高效益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医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培育一批高价值专利,优化技术供给,以新技术促进整个供给体系质量的提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高价值专利的创造提供支撑;同时,面向重点产业技术研究院、高校、科研院所深入开展专利协同创造运用试点,完善企业主导、多方参与的专利协同运用体系,形成资源集聚、流转活跃、竞价充分的专利交易市场,为高价值专利的转化转移提供市场保障。”谢商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