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知识】知母的药理作用及临床验方

仟源中药

点击关注  |  仟源中药    健康养生


引言

《神农本草经》言知母: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本草纲目》:肾苦燥,宜食辛以润之;肺苦逆,宜食苦以泻之。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泻火,乃二经气分药也;黄柏则是肾经血分药,故二药必相须而行,昔人譬之虾与水母,必相依附。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知母根茎含知母皂甙A-Ⅰ、A-Ⅱ、A-Ⅲ、A-Ⅳ、B-Ⅰ、B-Ⅱ,知母皂甙A-Ⅱ、A-Ⅳ结构尚不明,知母皂甙A-Ⅲ即是知母皂甙A,又是知母皂甙A1,知母皂甙B-Ⅱ即是原知母皂甙A-Ⅲ,还含知母皂甙A2即马尔考皂甙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甙B,去半乳糖替告皂甙,F-芰脱皂甙,伪原知母皂甙A-Ⅲ,异菝葜皂甙。根茎另含知母多糖A、B、C、D,顺-扁柏树脂酚,单甲基-顺-扁柏树脂酚,氧化-顺-扁柏树脂酚,2,6,4'-三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对-羟苯基巴豆油酸,二十五烷酸乙烯脂,β-谷甾醇,杧果甙,烟酸188ug/g,烟酰胺12ug/g及泛酸16ug/g。知母具有哪些药理作用呢?

知母药理作用

抗菌作用

解热、镇痛、消炎和利尿作用

抗肿瘤作用

降血糖作用

调节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神经系统

抑制Na(+),K(+)-ATP酶活性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能延缓肝细胞对皮质醇的分解代谢

可抗血小板聚集

具有利胆、免疫抑制等作用。


知母擅入肺胃肾,用于阴虚消渴宜。知母性寒味苦甘,滋阴润燥温热添。上清肺腑热咳嗽,去脬通溺伐劳蒸。

知母的临床应用


温疟

知母,鳖甲,地骨皮各10g,经常山6g,竹叶6g,石膏32g。用水煎服,疟疾发作前服用。


伤寒

知母,白芍,麦门冬,柴胡,泽泻各1g,石膏45g,黄芩,甘草15g,竹叶三到七片,姜。水煎,每天一剂,分两回服。比较适用于伤寒多天不解,心躁烦乱,小愎胀急,闷痛,大渴喘乏。


产后恶露上攻,流入于肺经咳嗽

知母,贝母,茯苓,人参各15g,桃仁,杏仁各0.3g。水煎,每天1剂,每天服两回。


治伤寒胃中有热,心觉懊恼,六脉洪数,或大便下血

知母6g,黄芩6g,甘草3g。水煎热服(《扁鹊心书》知母黄芩汤)


治肺痨有热,不能服补气之剂者

知母(炒)、贝母(炒)等分。为末服。(《医方集解》二母散)


治妊娠月未足,似欲产,腹中痛

知母60g,研为末,蜜丸如梧子大。不计时候,粥饮下二十丸。(《圣惠方》知母丸)


治梦泄遗精

知母30克,黄柏(去皮)30克,滑石90克。上为末,白水和丸,空心温酒盐汤送下。(《普济方》斩梦丹)


各家对知母的论述

《神农本草经》: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名医别录》:疗伤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


《药性论》:主治心烦躁闷,骨热劳往来,生产后蓐劳,肾气劳,憎寒虚损,患人虚而口干,加而用之。


《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消痰止嗽,润心肺,补虚乏,安心止惊悸。


《本草纲目》:安胎,止子烦,辟射工溪毒。


《本草求原》:治嗽血,喘,淋,口病,尿血,呢逆,盗汗,遗精,痹痿,瘛苁。

《医学启源》:知母,《主治秘要》云作利小便之佐使,肾中本药。上头、引经皆酒炒。刮去毛,里白者佳。


《本草通玄》:知母苦寒,气味俱厚,沉而下降,为肾经本药。兼能清肺者,为其肃清龙雷,勿使僭上,则手太阴无销烁之虞也。泻有余之相火,理消渴之烦蒸,凡止咳安胎,莫非清火之用。多服令人泄泻,亦令人减食,此惟实火燔灼者,方可暂用。若施之于虚损之人,如水益深矣。盖苦寒之味,行天地肃杀之令,非长养万物者也。


《本草正》:古书言知母佐黄柏滋阴降火,有金水相生之义。盖谓黄柏能制膀胱、命门阴中之火,知母能消肺金,制肾水化源之火,去火可以保阴,是即所谓滋阴也。故洁古、东垣皆以为滋阴降火之要药。继自丹溪而后,则皆用以为补阴,诚大谬矣。夫知母以沉寒之性,本无生气,用以清火则可,用以补阴,则何补之有?。


《药品化义》:知母与黄柏并用,非为降火,实能助水;与贝母同行,非为清痰,专为滋阴。


《本草新编》:黄柏未尝不入气分,而知母未尝不入血分也。黄柏清肾中之火,亦能清肺中之火,知母泻肾中之热,而亦泻胃中之热,胃为多气多血之腑,岂止入于气分,而不入于血分耶?是二药不必兼用。


《本经逢原》:知母,《本经》言除邪气肢体浮肿,是指湿热水气而言。故下文云下水,补不足,益气,乃湿热相火有余,烁灼精气之候,故用此清热养阴,邪热去则正气复矣。


《本草正义》:知母寒润,止治实火,泻肺以泄壅热,肺痈燥咳宜之,而虚热咳嗽大忌。清胃以救津液,消中瘅热宜之,而脾气不旺亦忌。通膀胱水道,疗淋浊初起之结热,伐相火之邪,主强阳不痿之标剂。热病之在阳明,烦渴大汗,脉洪里热,佐石膏以扫炎症;疟证之在太阴,湿浊熏蒸,汗多热甚,佐草果以泄脾热。统详主治,不外实热有余四字之范围。

上述归结为知母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的作用。知母既能够清实热,又可退虚热,但是它滋阴生津的功效较弱,用于阴虚内热,肺虚燥咳和消渴等症时需和滋阴药配伍。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图片来源网络

文字来源《中华本草》

长按仟源中药二维码,关注健康养生之道


关注「仟源中药

传承中药文化 弘扬中医国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