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肉穿肠过”,佛主西天留!
引言 喝着老酒,吃着大肉,人生快事,却差点酿出人生惨剧。江苏省人民医院胰腺专家苗毅教授提醒:6成胰腺炎与胆囊疾病有关,3成胰腺炎与饮酒有关,与高脂血症有关的胰腺炎也占了将近10%。所以,对市民来说,要预防要命的胰腺炎很重要的秘诀是“管住嘴”。
男子酒肉穿肠过,疾病找上身
54岁的韩先生来,从小就好吃肉食,酒量也不是一般的大。成人以后,自己就爱上喝酒,韩先生一顿能喝上半斤八两的白酒,扬州的名菜狮子头,他一顿也能轻松干掉三四个,结果胰腺炎找上了他。
这一次还远比第一次凶猛。刚开始是肚脐周围一带换着位置地疼,然后迅速发展。到当地医院一查,确诊为急性胰腺炎,并且很快转成了重症。在重症监护室还呆了七天。第一次手术没能彻底解决问题,韩先生仍然反复高烧不退,后转到省人民医院才“死里逃生”。
六成胰腺炎起源在“胆”
近年来胰腺炎的患者越来越多,每年的过节前后都是高发时间段。一般来说,胰腺炎患者男士较多,袭击的主要对象是中年人(35岁-60岁)。在胰腺炎中,约有60%与胆道疾病有关,30%和饮酒相关,而与高脂血症相关的也有将近10%。从这些数据中就不难看出,胰腺炎与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过去,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急诊死亡率可以达到60%-70%!不可谓不凶悍。胆管疾病与胰腺炎就是一对“狼狈为奸的搭档”。
“我们现在的饮食结构中,脂肪和蛋白的比例大大增加,胆固醇的比例也同样升高了,由此而来的结果是胆囊疾病的发病率大大增加了。”10个正常人中就有1个有胆管疾病,胆源性胰腺炎就与胆结石密切相关。即使没有胆石症,长期过剩的营养还会导致血液中甘油三酯过高。这样血液的黏稠度增大了,血液循环不畅,进而会导致胰腺血管供血不足,诱发急性胰腺炎的发作。
管住嘴很重要
胰腺炎治疗起来很麻烦,预防起来却不难,人人都做得到,就是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是酗酒,平时有胆结石等胆道疾病应积极且正规治疗,也有不少人视胆结石为小病,不愿去管照样胡吃海喝,但急性胰腺炎毕竟是一种凶险的疾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开显著的危险因素,降低患胰腺炎的风险,才是最实在的。
总结
1、不暴饮暴食;
2、不吃烤串、啤酒;
3、不熬夜,少吃宵夜;
4、防止肥胖。
保护肠胃,七类药不能空腹吃
在饭后服用一些药物,一方面可降低潜在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和胃部不适等;另一方面,能让药物更好地被吸收。
常见的非甾体抗炎药主要包括萘普生、阿司匹林等。其中萘普生可用于头痛、关节炎和月经所引起的疼痛。阿司匹林除止痛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还能预防潜在的心脏病和缺血性卒中的再次发作。
但上述药物对胃肠存在一定刺激,因此饭后服用可降低胃肠出血等不良反应的风险。还需要注意的是,有胃病或肾不好的人,一定要请医生帮你选药。药物应从最小剂量开始使用,并且疼痛症状明显加重或出现新的疼痛症状,以及连续用药3天仍不能缓解症状,都要就医。
一般来说,抗生素类药物饭后服有两个好处,一是抗生素口服药多需要一天吃3~4次,跟着饭点吃药患者能尽量避免漏服;二是多数抗生素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饭后服药可避免患者不适。常见饭后服用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头孢类的抗菌药等。
避孕需要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服用,跟着三餐服用有助于提醒自己按时吃药。此外,饭后服药能减少恶心、呕吐等药物的不良反应。
降糖药中的二甲双胍,容易诱发恶心、呕吐、腹胀等,因此最好餐后服用。
一般情况下,激素类药物通常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简称,常见的有地塞米松、强的松、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疾病以及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饭后服药可有助于减轻药物对胃部的刺激和诱发溃疡。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建议,患者在服药前多吃些果汁、苹果酱等,能降低药物对胃肠的刺激。
与非甾体类药不同,麻醉性止痛药,如吗啡、杜冷丁等阿片类药的止痛作用很强,常用于外伤剧痛、内脏绞痛和癌症疼痛等。饭后服上述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药物引起的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同时还可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芹菜等,这有助缓解药物引起的便秘。
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枸橼酸铋、铝碳酸镁等,在胃内能迅速崩解,覆盖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性薄膜,起到隔离、保护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与上述其他药物不同,黏膜保护剂应在饭后1~2小时或胃不适时服用,以免直接与食物混合后影响疗效。如果需要服用其他药物,应间隔半小时后再吃胃黏膜保护剂,以免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