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期间宜清补,三伏天里把心安

舞阳中医院

现在已经进入今年的夏至期间,下面我们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有关这个节气的特点并且还有南怀瑾老师针对夏季养生的一些要点提示,愿您安康如意!




夏至特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这样记载此节气:“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夏至日,春天播种的植物已长成直立,白昼最长,阳气旺至极点,此时北京的昼长可达约15小时。


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我国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夏至避暑北池》也写到“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麋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饮食




夏季阳气盛于外。从夏至开始,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所以,在夏至后,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补。


《吕氏春秋·尽数篇》指出:“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勿过咸、过甜,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



绿叶菜和瓜果类等水分多的蔬菜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如白菜、苦瓜、丝瓜、黄瓜等,都是很好的健胃食物。


面条,也是夏至后被推荐的美食之一。在中国北方流行一句谚语:“冬至饺子夏至面”,尤其是凉面,既能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




南怀瑾老师:夏养生要点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春生夏长,这是讲夏天这三个月当中,“蕃秀”,植物春天种下去,一直成长到夏天,这是最漂亮的时候。夏天“天地气交”,这是古文那么讲,因为我们的生命靠三样东西,日光、空气、水。温暖的地方会生长,寒冷的地方就是死亡。“万物华实”,所以夏天是生长最重要的时候,万物繁华漂亮。那么,夜里早点睡,早晨早点起来。“无厌于日”,无厌是什么?不要过分在太阳下面活动,避开一点日晒。“使志无怒”,在心理的修养上少发脾气,怒是发脾气,换一句话说,心理上对人对事宽容,不要有怨恨的心理。“使华英成秀”,等于让大地上的万物成长茂盛。“使气得泄”,这里头有个问题啦,夏天怎么叫泄气?这是《易经》讲“消息”,成长的时候就开始死亡,当你死亡的时候即开始成长,这是一消一息,所以生命到了最漂亮的时候就要完了。


《庄子》内篇告诉你“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婴儿生出来以后,到第二天,这个婴儿已经比昨天老,三岁的婴儿比一岁老,生生死死很快地在变化。所以《庄子》也引用孔子告诉颜回的四个字,“交臂非故”;生命的道理,一切的道理都很无常,你我两个对面走,你过来我过去,两个膀子一靠,已经变了,都不是现实的你我了。


所以夏季要善养自己的意志无怒,阴气就可以发泄出去了。“若所爱在外”,这个时候人的思想情绪都喜欢向外面,都喜欢放射出去。“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四气调神”就是讲这一套。没有讲怎么调,只讲什么夜睡早起,什么不要发脾气之类的“调神”的道理,所以它没有讲医学,只讲养生。但是你懂了养生的原则去看病,就看出病因来了。……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夏天伤于暑气的话,汗多口干,喜欢讲话不停。譬如我们有一个朋友坐在那里非讲话不可,一讲话停不了。他里头已经感染,暑气浮在外面。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这个时候讲病相,身体像在火上烤一样,汗很多,散开了。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如果外面湿度太高,我们穿得不对,湿气就浸进来了。要注意,人的身体百分之七十是水,这个水不流畅就满了,就发湿气。我们的生命够可怜的,很痛苦,都是湿气,湿气太重时头脑不清楚,感觉头重,困住了。如果湿里头加上发炎发热,筋就软了会抽筋,或者是拉长或缩短,动不了,就像普通讲的中风那样子。实际上是伤到气,也是中风的一种。


“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气是无形无相,看不见的,所以没有精神没有气力了,生肿瘤,生癌症。气虽是无形无相,但“无相有对”,有感觉的。中风的人手动不了,风就是气,风动不了就会结块。



所以对于开始有肿瘤、癌症的说法,我有时候不大相信的。我不是医生,说话不负责任的。有许多朋友去检查有肿瘤、有癌症的,根本没有吃药就好了。你要开刀你去开吧!有些医生告诉我老实话,花好多钱开了刀没有用。我说你们就是把肉挖一点,靠不住的。有时候肿瘤是由气的变化结块而来的。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刚才讲气的问题,夏天天气很热,其实在阴阳学上叫做阴,所以阴气很多。那么我们人的阳气碰到夏天这个气候的阴气,容易烦躁,容易发脾气;这个时候精神容易破坏,使人有煎熬昏厥的感觉。



“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碰到夏天这种情形,眼睛有点蒙住了的样子,耳朵也容易出毛病,像这种情况,是因为阴气碰到阳气时冲突而发生的。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我想明天起先多注重这一方面,配合心理方面同经脉方面讲。阳气使人容易发脾气,我们俗话讲“气死人”,所以一生气就可能形成气绝,血压就起来了,马上会使人昏倒。


“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疿。”筋骨就松懈了可偏枯。身上也会生痱子。


“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高粱是食物,如果碰到饮食多了,脾胃发生变动,有时候五脏六腑都会中毒。中毒还是饮食来的,脚上也会生疔疮,身体整个虚弱起来了。

——南怀瑾老师《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