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饭饱,损一日之寿,健康晚饭该怎么吃丨余浩、李辛、刘希彦联手教你吃饭
▲余浩 知名中医、任之堂创办人
余浩:人体晚上消化机能最差,阳气都收敛潜藏起来,吃的营养越丰富,越转化不了。不过,对于现代人、尤其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来说,已经很难做到晚饭少吃了。对于这些问题,看看余浩、李辛、刘希彦三位中医专家是如何分析的。
余浩:人体晚上消化机能最差,
吃的营养越丰富,就越转化不了
01 “四高”都是吃出来的
要是您本人或者亲人朋友患有高血脂、
高胆固醇、高血糖、高尿酸等疾病,
每每到医院检查,
都会听主治医生继续絮叨吧!
“平时要吃清淡点啊”
“怎么和你说了还不忌点口”
“你呀,都是吃出来的”。
医生说的没错,
其实,得了这些病多是因为,
那些未完全消化或转化的物质。
为什么现代人身体消化转化不了?
一是吃的多了,
二是脾胃功能弱了。
脾胃功能的下降,
则是由于长期饮食不节。
《黄帝内经》说,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又说,大饱伤脾。
就是这个道理。
02 胃肠怕堵不怕饿,饿一饿更健康
余浩医生说到,
曾有个糖尿病患者来任之堂,
当谈起饮食对于她疾病的影响时,
她很肯定的说:
我已经很注意了,
早餐中餐都吃得很少,
就晚餐吃饱一些。
但她想错了,也吃错了。
余浩医师告诉她,
人体晚上消化机能最差,
阳气都收敛潜藏起来,
吃的营养越丰富,
越转化不了,
剩下的就是垃圾,
反而容易导致疾病。
一日三餐中,
晚餐要吃得最少,
才是养生之道。
患者仍然担心地说,
我身体虚,
晚餐那顿一定要吃饱,
马无夜草不肥。
如果我晚上不吃饱,
半夜都会饿醒。
其实哪会呢?
记住:我们的肠胃怕堵,
不怕饿。
半饥半饱,
人身体轻快精神,
吃得肚子鼓鼓,
反而疲劳没劲。
营养不是越多越好,
恰到好处最妙。
就好比耕田种地一样,
肥料要淡淡的,
稍微过浓一点,
反而会把植物的根给烧掉。
所以古人说“过犹不及”。
我们吃饭,
要宁留三分饥,
也不十成饱啊!
03 夜饭饱,损一日之寿
后来,
在余浩医生的建议下,
上面的那位糖尿病患者把晚餐减成半饱,
结果最大的受益就是以前老容易心慌,
把饭量减半后,心就不慌了。
可见心慌未必尽是气血不足,
对当代人来说,
更多是饮食过度,
胆胃不降,
堵在中间造成的心慌。
其实只要管住嘴,
保持半饱状态,
使六腑保持空灵,
五脏没有压力,
心也就不慌了。
中医的经络理论中,
心与小肠相表里。
小肠化食物的能量来源于心脏,
小肠脉不通,
会加重心脏的负担。
所以对于心的功能不够强大的人来说,
饮食非但不能大补特补,
还要吃得少量,要注意节制,
不能让小肠有壅滞阻塞。
老人尤其是这样,
老人多数心的功能有所降低,
胃肠动力也不够,吃的过多,
心与小肠都受损,不可不戒!
很多老人都是在大饱后去世的,
特别是晚餐吃饱吃撑,
就在睡梦中不知不觉去了。
孙思邈那句“夜饭饱,损一日之寿”,
就是说晚上吃撑一顿,
就是在减损一日的寿命,
故晚餐宜少食为养生之道。
李辛:现代烹饪注入,
“清、薄、淡、少”的特质,对健康更有益
▲李辛 知名中医、心身医学硕士。现任上海自道精舍、熙和堂中医门诊部、北京东源文际医疗顾问,平源堂整合医学中心顾问。
01 “富贵病”也找上年轻人
“四高”疾病已经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了,
现在在心脑血管、
内分泌专科见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年轻人大部分朝九晚五,
搏于工作,疲于奔命,
早餐中餐,草草了事,
只有晚上下班了,
才有时间把晚餐搞得丰富点。
有时候晚上应酬也多,
不醉不归,不饱不回,
有些人还有常年吃夜宵的习惯。
年轻人的心功能和
胃肠功能都要比老年人好一些,
所以对一时的饱食没什么感觉,
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时间一久,脾胃一伤,
什么毛病都找上门了。
仔细找原因,
跟现代饮食文化误区分不开。
02 在此特别推荐李辛老师对食物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食物可以用厚、薄、
清、浊几种特质来划分。
清、薄——大多数蔬菜,水果,五谷杂粮、简单不油腻的烹调方法等;
厚、浊——大部分肉食、煎炸烤熏、味道重、复杂的烹调方法等。
在过于重视感官刺激的现代烹调习惯里,
注入“清、薄、淡、少”的特质,
避免“厚、浊、重、多、杂”的取向,
对健康更有益。
尤其是晚餐,
此时人体正准备缓慢关机,
进入充电休整状态,
少食、简食对于我们这些四体不勤、
运动不足,思虑、
紧张已伤脾,担心、恐惧、
渴望已伤肾的现代脑力劳动者来说,
是个合适的选择。
刘希彦:毁掉你健康的
正是这些好习惯,早上洗澡、多吃水果…
▲刘希彦 国学研究者,涉猎古中医传统文化领域。著有《至简古医——道鉴伤寒论》一书。
现在气血亏虚的人特别多,
通常都是生活习惯造成的,
如果不了解并帮助病人,
改掉生活习惯中的问题,
单纯依靠药物来增加气血功能,
就只能算是本末倒置、治标不治本了。
这是不合常理的。
详细询问我发现,
造成他们气血亏虚的一个主要因素,
有时候竟然是他们自认为的“好习惯”。
习惯一:早上洗澡洗头
现在早上洗澡的人特别多,
他们有种种理由:
早上反正要洗头嘛,
顺便把澡洗了,很快,很方便;
也有的说,晚上太累了,
没时间洗澡了,所以早上洗澡。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养生经验,
是反对多洗澡的。
洗澡的时候,水刺激体表,
实际上就是一种强行往体表引气血的行为,
这是一种很消耗能量的行为,
所以如果人洗澡时间过长,
第二天就会觉得发虚。
不论什么季节,
早晨洗澡都是不宜的。
因为早晨人体在升发阳气,
洗澡会大量的消耗阳气。
然后还有一整天的事情需要去操劳,
去奔波,就只能消耗库存的气血了,
那这就是在伤害自己了。
所以我们要顺应本能,
顺其自然,才是真正的养生,
才能真正远离健康的威胁。
习惯二:多吃水果
现代人普遍认为吃水果很好,
可以补充这个补充那个,
获取各种营养元素。
其实在中国古代的养生观念看来,
吃水果是要慎重的。
大家知道,
我们的脾胃喜欢温暖,
脾胃温暖了才能消化食物,
运化营养。
而水果是生冷的,
它是伤脾胃的东西。
东方人本来就体质寒,
脾胃容易寒,
脾胃功能弱的人,
我建议是少吃水果和凉菜。
凉菜古人是拿来下酒的。
因为酒是热性的,
所以用凉菜下酒。
现在凉菜变成了每顿饭都要吃的东西,
这样不好。
而我们当今有的女孩子为了减肥,
就只吃水果和沙拉的。
这种以为水果好就多吃水果,
反而伤了脾胃的人我见过很多。
对于吃水果,
大家不要盲从,要因人而异。
脾胃虚寒就不要多吃。
习惯三:晚上运动
我见过有的人,
平时每天上下班操劳各种事务已经很辛苦、
身体很疲累了,
到了晚上却还专门找时间去运动,
而且运动时间还很长,
直到大汗淋漓。
我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合适的。
如果从运动强度而言,
控制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的轻微运动,
运动到微微出汗,
这是增长气血的;
如果运动到大汗淋漓,
而且运动时间又长、
自己感觉很累,
这种运动是伤害气血的。
如果非要去运动,
就应该以散步为宜;
一旦剧烈运动,
就等于是在戕害自己的性命了。
健康的运动要符合“中道”
身体弱的人,要循序渐进。
如果运动到自己很累,
反而会伤害气血功能。
疲劳工作后还去运动,
是戕害自己的性命。
归根结底,养生也好运动也好,
一定要顺应人体自身之道,
违背道,定是会伤害人体、得不偿失。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