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胸,就能切除食管癌病灶~市一院开展省内首例“单孔充气式纵隔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济宁卫生计生




提起胸外科,很多人都会想到开胸的大手术,令患者望而生畏,6月11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东院区胸外科主任张康团队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大外科主任曹庆东教授合作,成功为66岁的患者实施了不开胸的“单孔充气式纵隔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只在患者颈部、腹部处开了6个豆大的小孔,就成功切除了病灶,这也是山东省首家开展该技术的三级甲等医院。7月21日,张康团队又开展两例,并对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进行了改进。





张康主任团队开展首例“充气式纵隔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无需开胸,2小时切除肿瘤病灶



对于食管癌的治疗,以往是在病人身上开9个孔,需要三四个小时以上的微创手术,现在已经可以熟练做到在病人颈、腹部开6个孔,两个半小时即可切除肿瘤病灶。


王大爷是邹城人,今年66岁了,身体一直比较硬朗,没想到近三个月以来,他吃东西总有“吞咽不畅”的感觉。


“只要吃比较干硬的东西,或者稍微吃得大口一点,就感觉卡在喉咙下面。”王大爷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检查。“食道癌病人早期一般症状不明显,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哽噎感、胸骨后烧灼感、针刺感或牵拉摩擦样疼痛等,常常被忽视,等到症状明显再到医院就诊时,往往已是中晚期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张康给张大爷进行了详细的检查,确诊为食道癌


“对食道癌的手术治疗方式很多,如何选择方案,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体质好坏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有左胸切口、右胸+上腹切口等不同的方案,由于食道走行长,在体内通过颈部、胸腔和腹腔,有约25厘米的长度,传统手术切口通常刀口在20-32厘米,胸部一个,腹部一个,有时颈部还需要一个5厘米的切口,创伤非常大。”张康介绍,考虑到王大爷年龄和病情,实施了微创手术切除食管癌。


手术室里,张康团队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大外科主任曹庆东教授合作开展省内首例“单孔充气式纵隔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颠覆了传统外科手术的所有想象。手术团队分别在患者的腹部和颈部各开2个直径4厘米的小孔,腹部4个小孔仅有0.5厘米,2个半小时成功切除了病灶,10天后就可以出院。



不经胸腔,手术方式更安全



7月21日,张康团队又开展两例,并开创性的清扫了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这个改进使淋巴清扫更为彻底,手术变得更加完美。


“对于食管癌的治疗,虽然现有的微创手术不用在身上作个几十厘米的大切口,但也要在颈部、胸部和腹部共计9个切口,内部操作上跟“开大刀”一样,都要牵拉心脏和肺,容易造成术后心肺并发症。”张康介绍,而这种手术方式,无需胸部切口,不经过胸腔,分别在颈部和腹部腔镜下操作,手术更加安全、微创、快速。


“全新的充气式纵隔镜技术使手术视野十分清晰,大大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同时使食管全系膜切除成为可能,完全可以满足食管癌根治的肿瘤学要求;而不经胸腔手术,无需胸部切口,分别在颈部和腹部腔镜下操作,完成食管癌切除及消化道重建,大大降低了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达到了让食管癌根治术更加微创化的目的。”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之下,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成为国内较早大规模开展微创食管切除术的医院,现已有每年百余例的腔镜食管癌微创手术经验。


该种术式起源于日本,中山大学第五医院曹庆东教授将该技术引入国内。“对于食管癌患者来说,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最高,但是该术式下无法显露右喉返神经,淋巴结不容易清扫,我们在右颈加行一个3cm的小切口,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张康表示,市一院是省内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开展该手术的医疗中心,这是对传统手术方式的一种革新,对医生的解剖理念也是一种转变,虽然对于外科发展史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步,但对胸外科患者尤其是食管癌患者却是天壤之别的一大步。他们也将紧跟国内最新技术进展,保持胸外科微创技术的国内先进性,为广大鲁西南地区的人民群众更好的服务。



济宁卫生计生新媒体内容合作(长按可复制)

Tele:18678730171

来稿请洽:qlwb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