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辟新径创“浊毒” 医精德高惠世人 走进国医大师李佃贵
近日,河北省中医院李佃贵教授荣获“国医大师”称号。李佃贵首次提出并创立了“浊毒”理论,打破了“胃癌前病变不可逆转” 的理论束缚,为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及肝硬化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理论。今天跟着小编一起走近国医大师李佃贵。
李佃贵自迈入中医殿堂以来,就始终坚信自己的选择,将其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正因为这份执着,才使他成为中医的一位忠实而杰出的传承者、开拓者。李佃贵认为,中医药之所以能走到今天,走向世界,不断发展,主要靠三个方面:一是中医的疗效;二是中医的理论体系;三是中医的科学性。作为传统医药学它的优势很多,对患者的治疗讲治病求本,标本兼治;讲减少痛苦,延长寿命。如慢性萎缩性胃炎,现代医学认为是癌前病变,不可逆转,但是经过中医药的治疗萎缩逆转了。当然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这些都充分显示出中医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方面,有着西医不可比拟的优势。
为继承和光大中医药事业,李佃贵坚持数十年如一日,不断在脾胃、肝胆病的研究领域驰骋奔腾,以其独到的真知灼见,创造性地提出“浊毒”理论。“浊毒”一词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首先:浊毒是一种物质,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自然界中的物质通常以三种形态存在:气态、液态和固态,且可以相互转化。“浊毒”可以以任何一种形态存在,也就是说“浊毒”如“痰”一样,既有有形之浊毒,又有无形之浊毒,但是无形之浊毒也是一种物质。其次,“浊毒”理论极有辨证思维,天下万物,“莫不为害,莫不为利”(《吕氏春秋·尽数》),也就是说没有绝对的利和害。就如同血脂和血糖,正常情况下,是人体的精微物质,是对人体有利的,但是亢则为害,过犹不及。但是临床上,浊毒通常是指对人体脏腑经络及气血阴阳均能造成严重损害的致病因素,同时也是指多种原因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机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正常排出蕴积体内而化生的病理产物。浊毒证则是指以浊毒为病因使机体处于浊毒状态从而产生特有临床表现的一组或几组证候群。
“浊毒”理论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是研究浊毒致病及机体处于浊毒状态时病机变化、演变规律、临床表现、辨证论治、治疗原则及治法方药的应用理论体系,建立浊毒学的理论体系,探讨浊毒的致病规律,构建浊毒学证治体系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创建浊毒学的理论体系,建立浊毒学临床学科,对于中医学学术体系的提高与完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是世界公认的胃癌前病变,所以很多病人一经确诊,便如惊弓之鸟。而李佃贵根据“浊毒理论”使用“化浊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打破了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不可逆转的传统理论,为纯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打开了一条通路。
“浊毒”理论是李佃贵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在天人合一整体观和动态观的医学思想指导下,运用辨证施治方法,逐步形成的独特理论体系。浊毒被分为“天之浊毒”、“地之浊毒”、“人之浊毒”,对现代人们的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浊毒作用于人体,可导致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形态结构的改变,包括现代病理学中的肥大、增生、萎缩、化生和癌变,以及炎症、变性、凋亡和坏死等变化。其结果是毒害细胞、组织和器官,使之代谢和功能失常,乃至功能衰竭。李佃贵科研团队在临床实践中广泛运用“浊毒”理论,发现对于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病、肾炎肾病尿毒症、风湿免疫病、以及外科疾病、妇科疾病、皮肤科、五官科等50余种疾病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肝硬化和溃疡性结肠炎等疑难疾病方面,疗效显著。同时,该理论对当前防治雾霾、预防癌症、治未病等临床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由李佃贵主持的浊毒理论研究室被中国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高度重视,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慢性胃炎浊毒证重点研究室”已经成立,成为中医中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科研基地。河北省科技厅也给予支持,成立浊毒理论实验室。他主持的脾胃病专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目前,研究室正在同步展开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通过观察大量临床病例,找出客观指标,分析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病、疾病的什么阶段会出现浊毒证,还要研究不同疾病、不同阶段适合化浊解毒法,还是泄浊解毒法,或者以毒攻毒法。
“目前,“浊毒”理论已经得到了中医药行业老专家们的认可,就连西医医生也很认同。李佃贵希望“”理论不仅指导河北省中医院的临床工作,还能推广到全国,供广大中医大夫们参考应用。下一步,李佃贵还将进行开发性研究,最终研制出一种适用于浊毒证的中成药,方便患者服用。”
2016年12月24日,李佃贵的《中医浊毒论》等9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系列学术专著举行了首发式。王永炎、吴以岭两位院士,路志正、孙光荣、张大宁、李士懋四位国医大师为该系列专著题名作序,由于该系列专著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既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又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所以受到业内同行的热列欢迎,该系列专著的出版,势必为浊毒证研究注入强劲动力,进一步推动本研究的深入,对推动中医学理论的丰富、创新和发展起到重要的启迪作用。
杏林春暖燕双飞,橘井泉香芳四溢。作为一名大夫,李佃贵时刻谨记“医乃仁术”的古训,时时处处想病人所想,使他们尽量少花钱,治好病,不少患者因治病成了他亲密的朋友。李佃贵常说,病人离不开医生,医生也离不开病人。从某种意义上讲,病人是医生学习摸索、积累经验、创新提高的源泉。近年来,由于医疗不正之风和药价虚高等原因,看病难、看病贵成了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焦点问题。为此,李佃贵在任河北省中医院院长期间推行了多项措施,充分发挥中医药自身优势,多开展一些价廉质优的传统中医服务项目,出台惠民举措,降低医疗费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李佃贵从医50余年,一直倾心于临床,即使退休,也没有脱离临床工作。“精心、细心、耐心、关心”是他的临床准则。
“精心”是指医者对待所学专业的态度。“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生是个伟大职业,其伟大之处就在于救治患者性命。作为医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精心治疗每一位病患,才对得起患者的重托。李佃贵在多年临床工作中,始终坚持临床、学习两不误,白天临床,晚上钻研古籍,总结临床经验,将基础理论、临床经验、现代特色相融合,创立浊毒理论,应用于临床诊疗,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深入推广浊毒理论,精心治疗每一位病患。
“细心”是指医者对待工作的态度。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在医疗过程中尤其要细心,因为医者的工作承载的是每位患者的生命。李佃贵多次强调,临床工作中一定要细心,一个字的错误,就可能使患者丧命。记得在一次出诊过程中,一位跟诊学生抄方时写字潦草,药物剂量12g中“g”写的不标准,李佃贵表情凝重,语重心长的教导学生:“工作要认真细心,不要认为抄方是一件小事,就漫不经心。‘g’写的不清,拿药的时候很有可能被看成9,‘12g’就变成了‘129’,这样剂量就出了大错,你毫不注意的一个小细节,对患者来说就要赌上性命。包括对于中药名称的抄写,‘川牛膝’、‘怀牛膝’,一字之差,药效却截然不同,‘薄荷’少写一个‘后下’就会影响药物功效。医生要有较高医疗水平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细心。”
“耐心”是指医者对待患者的态度。当前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屡屡出现伤医事件,而李佃贵在临床过程中从未与患者发生过冲突,这与李佃贵耐心沟通的工作态度分不开。中医理论较为深奥,加之语言晦涩,许多患者不能理解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甚至说中医故弄玄虚。李佃贵总是耐心解答患者的各种问题,不急不躁,对于专业问题,总是用生动的生活例子来解释。曾有一位患者就诊时全身发冷,大热天竟然穿了7层衣服。经过四诊,李佃贵发现其虽全身发冷,但大便黏腻不爽,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认为该患者属于湿热中阻,浊毒内蕴。由于湿热浊毒阻滞了阳气在全身的输布,故而出现邪实正虚怕冷的表现。应当使用清热解毒、芳香化浊的药物治疗。但患者无法理解,认为自己肯定是虚证,拒绝服用开出的方药。李佃贵则耐心为其解释,并且举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如同暖气管一样,里面的水垢太多,阻挡了热水的流通,即使锅炉烧得再热,暖气管也是凉的,不能温暖房间,而这水垢就相当于人体内的浊毒。患者听后态度变得缓和下来,决定尝试服用中药,服药一周之后症状就明显好转,坚持服药半年后,该患者便痊愈了。
“关心”是对医者的更高要求。“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医治患者是对医生的最基本要求,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关心是对医生的更高要求。同时,关心病人,贴近病人,让病人感受到温暖,对治疗也是一种帮助。李佃贵现虽已退休,但仍未放下临床工作,每周都会到病房查房,每次查房时除了诊脉调方,都会与每位患者聊天,问问他们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需要什么帮助,并且叮嘱自己的学生要常过来帮助患者。每日出诊时,由于远道而来的患者较多,虽然已过下班时间,李佃贵仍坚持看完所有患者再下班,学生总劝他,患者永远看不完,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可李佃贵总是说:“这些患者都是因为病情较重或十分痛苦,才远道而来,当天不能看,他们可能又要等上一周或者几周才能看,耽误病情,加重痛苦。我加个班,就保证这些患者当天可以拿药服药,尽早治疗,尽快康复”。
从事中医临床50余年来,李佃贵坚持每日临床,治疗患者数以十万计。现在李佃贵仍安排每日半天的门诊,许多患者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有的患者病情严重,为了能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就诊需要,李佃贵经常推迟午饭时间,把上午半日的出诊时间延长到下午三点,连续七小时出诊,并且对待病人十分耐心。无论老少、贫困与富有,李佃贵都耐心为其诊治,不因其身份不同而区别对待。李佃贵还时常教育学生,“医者仁心,作为医生,无论患者病情轻重、地位高低,对待每个患者都应是一样的”。
“一箭双雕治顽疾,医精德高显神奇”!患者的好评是对李佃贵“浊毒”理论奏效的最好诠释。送锦旗的江苏无锡肖姓患者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化生及中度不典型增生,病人痛不欲生,在绝望之时千里迢迢慕名来到河北省中医院,在李佃贵四个月的精心治疗下,病情得到了很大好转。后经胃镜复查与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转为了浅表性胃炎,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均转为轻度。
中国西藏患者掩饰不住病愈的激动心情,“我是慕名而来。我患萎缩性胃炎已有8年的历史,近期出现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这些年,让胃病把我折磨的太痛苦了。走了不少医院治疗不见好转,在这不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胃痛、胃胀的症状几乎没有了!”
曾有广州市赵某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化生及中度不典型增生,胃痛及烧心症状严重,加之对癌前病变的恐惧之情,病人痛不欲生,在绝望之时从朋友那里听说李佃贵治疗此病,于是千里迢迢慕名而来。就诊时李佃贵已经准备下班,看到病人情况,李佃贵又回到诊室为其诊治,并将其收入病房。由于患者家境一般,并且远道而来,无法承受治疗费用,李佃贵在处方时尽量选用廉价又有效的中药,并向医院申请为其减免治疗费用。在李佃贵七个月的精心治疗下,病情得到了很大的好转。后经胃镜复查与病理诊断: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均转为轻度,胃脘不适症状消失。出院时患者非常激动,他将一幅锦旗亲自送到了李院长手中,他说这不仅代表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同时也代表了无数患者的心声。
李佃贵运用“浊毒”理论治疗脾胃病的神奇疗效不仅吸引国内患者前来就诊,甚至连国外患者也闻讯来华求医。印度尼西亚一位男子患萎缩性胃炎多年,在本国多方医治不见效果,通过媒体了解到李佃贵中医治疗萎缩性胃炎效果好,于是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费尽周折找到了李佃贵。李佃贵仔细查看其病历、了解病史,并根据病人的舌苔、脉象等症状,运用化浊解毒理论,确立了一套科学、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案,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这位印尼患者多年胃疼、胃胀症状消失,做胃镜显示萎缩性胃炎明显好转。他高兴地说:“中医中药很神奇,我回国后一定会介绍给身边朋友们的。”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和临床一线的老中医药工作者,李佃贵在治学育人方面有着自己的风格和要求,那就是医德、医技并重,注重通过实践操作和启发思维来达到教学目的。他给学生们立了四条基本原则,“讲医德,读经典,重临床,看疗效”。对学生学术上高度负责,首先以身作则,无论在临床辨证施治,还是在科研上著书立说,都严格要求,一丝不苟。每周三一次的教学查房几十年来雷打不动,对于一些典型病例,他会不耐其烦地向学生们讲解。对研究生科研课题及论文书写上,也是严格要求,乃至于书写格式都要认真审阅。但在生活上却对学生们有着父爱一样的关怀,对学生们生活上照顾的体贴入微,对于一些家境困难的学生每年给生活补助是多少年来的惯例。
他对学术精益求精,指导学生撰写了《萎缩性胃炎胃镜象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浊毒理论的临床意义》、《浊毒论治探讨》等十二篇省级及以上优秀毕业论文。并积极指导本科生的临床实习及社会实践,坚持让每一批学生进药房认识中药材形状及性味,做到心中有数。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河北省中药材资源普查活动,并常态性地带领学生赴革命老区义诊、采药,增强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道德情操和业务能力。
50余年的辛勤耕耘,培养了硕士生91名,博士生31名,万余名中医本科生聆听过李佃贵老师讲课,其中产生了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16名,国务院特贴专家6名,河北省名中医8名,省管优秀专家8名,学科带头人12名,全国及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8人,国家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12人,河北省高层次帮带对象5名,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做出了杰出贡献。主编了《中医学》、《中医内科学》、《中西医内科学》《中医学习指导》《中医护理学》等11部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当看到身着白大褂为患者就诊的李佃贵教授时,你一定无法将眼前这个亲切的老人和那许多的名医光环联系起来:全国劳动模范、国医大师、首届全国中医药高校教学名师、全国优秀中医院院长、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光耀中华·新世纪全国杰出人物……身兼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现河北省中医院名誉院长、河北省胃肠病研究所所长、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重点专科(脾胃病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浊毒证(慢性胃炎)重点研究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脾胃病科)、重点学科(中医脾胃病学)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李时珍研究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河北省中医学会副会长,河北省医学会副会长等多项职务集于一身。然而李佃贵最喜欢的还是在出诊时患者称他“李大夫”,在他看来,运用自己独创的“浊毒”理论治好患者的疾病是他最大的使命。
作为医生,他攻疑克难,能给走向深渊的患者开启生的通路;作为老师,他循循善诱,能给懵懂迷惘的学子竖起指路的灯塔;作为院长,他高瞻远瞩,能给遭遇瓶颈的单位拓展一片奔腾的空间,作为学者,他勇于探索,能承古创新开辟中医学理论新篇章。这就是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的胸怀和风范!
来源:河北中医药
编辑:康小北
“河北卫生计生”微信公众号(微信号:hebwsjs)是河北省卫生计生委主办的新媒体,为进一步做好我省卫生计生宣传工作,现面向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和医疗单位征集稿件,体裁不限,与卫生计生工作相关的政务资讯、工作亮点、先进经验、医护故事和健康科普等;来稿要求以图文为主,照片、视频、动画、漫画等形式皆可。
投稿邮箱: jiankanghebei@163.com
联系电话:0311-8080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