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没有“排毒”之说,清除体内垃圾竟然也是一种进补

温州臻和医药




一提起“排毒”,大部分人都会想到清肠排便。事实上,现代排毒多依赖的清肠排便,属于中医“下法”的一种疗法。但“排毒”是现代人的说法,中医从无“排毒”一词,有的仅是“毒”的这种说法。那么,中医的“毒”究竟指什么?



此毒非彼毒


古代中医文献中,“毒”这个词汇出现的比例并不是很多,出现的语境主要有以下三种:


药物之毒

如半夏、附子、大戟、芫花、甘遂、乌头、巴豆、铅丹等。这类药品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下品”,仅病患可服用,且不能久服。



“疫疬”之毒

“疫疬”是“天地间的不正之气”,是一种邪气,其具有较强的时令性、传染性,其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禽流感”“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疾病。


偏胜之“毒”

许慎《说文解字》曰:“毒,厚也。”六淫偏胜则为毒,王冰注:“夫毒者,皆五行标盛暴烈之气所为也。”此毒指偏胜之“毒”,并不是“毒素”或一种独立的物质,而是某一种物质或性质在人体内滞留发展,呈现一种“过”的状态,譬如说,寒毒、湿毒、热毒、浊毒等。



一般来说,前两种是狭义之“毒”,第三种是广义之“毒”。所以,广义上的“毒”不局限于有“毒素”的物质,使用不当或偏性不纠,长期如此即成“毒”。某些偏性食品并不含毒素,但是过度食用了这类性寒或性热的食物,则反而成“毒”。此外,偏离正常的生活习惯,如过多吹空调、过劳、熬夜等,都会因为过度而成“毒”,威胁人体健康。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清代郑寿全在《医法圆通》中说,“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当不服,参、芪、鹿茸、枸杞皆是砒霜。”由此可见,“毒”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清除体内垃圾也是一种进补



老百姓常用人参滋补,不会和“毒”联系起来,但是健康人尤其是小孩滥用人参,会导致体内功能紊乱、口腔溃疡、流鼻血、大便秘结等,甚至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相反砒霜剧毒,但把握有“度”,有时也会为治病所用。冬虫夏草是名贵中药材,对肺、肾的效果不错,比如肺虚咳嗽,但是对中风患者、有出血症状的、热性体质的、女性更年期有烦热表现的,不建议使用。


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各类代谢产物蓄积在体内会使人体气血阴阳运行失调。因脏腑失调,气血阻滞,瘀血内结引起的“实证”不能一味进补,否则成了“呆补”,反而会“补而不通”。“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扶正而不恋邪”是补法应遵循的原则,应该在辨清证候虚实前提下当补则补,当通则通。换言之,清除垃圾也是进补,正所谓“不补之中,有真补者存焉”。那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哪些危害人体的“垃圾”呢


我们每天一睁眼,就要看到外界的环境。肝开窍于目,长期用眼看纷繁复杂的内容会令我们产生喜怒哀乐,如果没有把握好“度”导致失衡则会产生“毒”。比如互联网上不良内容的泛滥,会让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更容易浮躁、不稳定,久而久之会损耗肝血、肾精,导致心智迷乱、心神涣散、视物昏花、精神萎靡等。




现在的人营养过剩,中年后很多人发福,挺起了将军肚,大量脂肪颗粒潴留体内,不能由正常的新陈代谢排出体外,中医认为其属标实之邪,以水湿、湿热、血瘀、痰浊为主。全身浊毒类似于高血脂、肌酐和尿素氮偏高等,其水平越高,浊毒越盛。而局部浊毒比如脂肪颗粒在腹部沉积、尼古丁在肺部沉积、大便在肠内无法排出等,会损害脏器,其与全身浊毒互相关联,互相促进,形成恶性循环。


随着环境因素恶化和生活方式的不规律,浊毒致病也更加明显。由局部到全身,或由全身到局部,互结交缠,胶着黏滞,以致久而化瘀,阻塞血络,戕伐正气。比如,心脑血管病很多都是血管内血脂高、血糖高等最后破坏了血管壁,引起了阻塞性的后果;如果侵犯清窍,则神昏谵妄,造成高血压、头晕等。


另外,生活作息紊乱,会使气血运行失常。机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除,积在体内而化生成“毒”。浊邪胶着壅滞,毒邪性烈而善变,所以既病程总体缠绵迁延难愈,又时有病情急骤发展,且随浊毒损伤脏腑脉络之部位不同而并发症丛生,变证多端,进一步耗灼气血津液,加重气血津液生成、输布、代谢的紊乱,甚至最终难以逆转。所以,只有身体清洁了,元气才会充实。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公众号,每天不定时分享信息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