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医患纠纷?不存在的!我有“语言处方”
医疗技术是基础
蔡常春,系武汉市中心医院南京路院区肝胆胰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是医院从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肝胆胰外科系引进的学科带头人。现担任湖北省抗癌协会会委员,武汉市外科学会青年委员。他的从医理念: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己任,临床与世界一流接轨,科研上做出特色。
在武汉市中心医院任职以来,蔡常春一直刻苦钻研,带领科室团队攻坚克难,在肝胆胰及微创外科领域坚持技术创新,大胆探索,开展了以肝门部胆管癌根治、复杂肝切除和联合血管切除治疗胰腺癌等系列新技术,屡创佳绩,实现了肝胆胰外科领域手术无禁区,医院授予他新业务新技术奖和个人创新奖。他致力于肝脏损伤与免疫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迄今为止共发表SCI收录论文14篇,其中最高影响因子12分,承担国自然和省重点科研课题2项。
针对复杂肝癌病人,他开展了自体肝移植手术,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医院成功开展过,他带领团队先后攻克微创肝尾叶切除、微创胰十二指肠切除这些被喻为外科“珠穆朗玛峰”的技术难关,做到腹部手术没有禁区,精湛的医术让众多疑难重症患者“起死回生”。
“语言处方”是良药
今年1月底的一天, 80岁的黄婆婆带着儿子儿媳,拿着一大摞片子到诊室找蔡主任,还未开口,眼泪就掉下来了,求蔡主任救救他的儿子。原来,老人的儿子此前已到多家医院看过,“晚期胆管癌!只能活半年!”的初诊结果让他们如五雷轰顶。蔡常春一张一张仔细地看完他们带来的片子,这是怎么回事,那是怎么回事,没有强调癌,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给他们讲解,一晃聊了40多分钟。最后,他坚定地告诉老人一家,手术有机会!
后来手术很顺利,患者病检结果出来了,正如事先判断的一样,蔡常春兴奋地走出手术室:“好消息,没有癌细胞!”话音刚落,老人一家已在手术室外抱头哭成一片。患者出院当天,黄婆婆连夜手写了一封十几页的感谢信,亲手送到医院。
蔡长春经常对同事们说:
面对患者,医生的一句话能够暖全身,一句话也能凉透心,我们医生把语气放平缓一点、把病情讲清楚一点,冰冷的手术刀就会变得温暖,我们就能把更多的希望带给患者。
蔡常春认为,只要用心,“语言处方”并不难开,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简单的拍肩握手,医患之间的信任,就在这点滴的沟通中慢慢建立起来了。一次查房时看到一位婆婆术后胃部不适,出现呕吐,他随手从口袋里掏出一颗润喉糖递了过去,婆婆含在嘴里,胃不翻腾了,脸上顿时有了笑容。给患者换引流管时,见病床挨着风口,我就先给患者身上盖上毛巾,再轻轻操作,患者的疼痛感似乎一下子减少了许多。看到患者因病情或家庭原因暗自流泪,他走过去先递上纸巾,跟他们拉会家常,慢慢打开他们的心扉,劝说他们努力配合治疗。
PPT讲解是秘籍
其实,蔡常春平常话语并不多,但只要对病人的治疗和康复有帮助,他就会主动去表达,用心去体会。他常说,医患沟通不是要说得多,而是要说出最恰当的那句话。这些年,每次面对疑难手术,他都坚持在手术前制作图文并茂的PPT, 用患者能理解、听得懂的大白话跟他们和家属交流,如今,这样的PPT已经有数百件。
遇到农村来的患者,他就拿做农活打比方;遇到做工程的患者,就拿做房子作比喻;对于性格开朗的病人,他可能会选择直言不讳地告知病情;而对于比较忌讳的肿瘤患者,他则会尽一切可能作好保护性医疗。一次,一位从外地赶来的患者听完蔡医生的讲解后,感慨地对子女说:“如果医生都像这样仔细一些,哪还会有医患纠纷呀!”
有不少人问他,每天手术、门诊这么忙,还要花时间反复跟患者沟通,这样不累吗?其实,蔡常春从来没把和病人之间的沟通当成负担。相反,他很享受这个过程,这种沟通让自己从患者那里获得了源源不断的信任,也为他带来了信心和勇气。
很多人都以为医生最重要的工作在手上,手握着手术刀,在生死一线间用徒手拖拽住生命,这当然高尚又伟大,像奋勇杀敌的战士,像永远开挂的超人;
但其实,医生更特殊的工作在嘴上、在心间。毕竟平凡如我们,在任何疾病面前都很容易丢失理智和体面,能做的只有一把抓住眼前这个你呀。
而蔡常春医生的“语言处方”,它可以与医疗技术无关,也可以与职业要求无关,它关乎的是这身白大褂背后那颗容易动情的心和当窘迫的你来到他面前时,他以心换心的体谅。这是来自人性深处的善意。
这些年医患纠纷不少,骇人听闻的新闻也常常掺和起来凑热闹。不知不觉,我们给医生贴了很多不好听的标签,医患关系紧张起来还真不比婆媳关系逊色。但是,像蔡春生这样的医生还是让我们相信,医德和真心是最棒的处方。让我们也多释放一些善意和尊重给这些走进我们生命的人吧。
(来源:武汉市中心医院)
往期【故事】回顾:
故事| 再度来袭!情诗两首 思乡千斤 ——记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针灸队
故事| 中国遇上阿尔及利亚,爱心遇上爱心——记援阿医疗队温情一刻
长按二维码
关注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