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秋分,天气渐凉,养生要注意这七点

昆嵛山自然保护区卫生计生

今日迎来今年第十六个节气——秋分,北半球的秋天由此开始。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秋繁录》


秋分习俗

1.祭月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

2、竖蛋

“秋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这一天,我国很多地方都有竖蛋习俗,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竖蛋"活动寄寓了人们对生命、生育的敬畏和崇敬之情。


3、送秋牛图

秋分时分便会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人。“秋牛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秋分养生这样做

1

养胃吃南瓜

秋分节气过后,气候渐凉,是胃病多发时节。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患有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应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

中医认为,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是秋季暖胃护胃佳品。南瓜中含有丰富的果胶成分,有助于保护胃部不受刺激。早餐煮粥时放几块南瓜或在晚餐上加一道南瓜粉丝汤,简单方便,营养美味。


2

起居要守时

从秋分开始,天气逐渐变得昼短夜长,此时应适当调整“生物钟”,将夏天晚睡早起的作息时间调整为早睡早起。有条件的人,可以将晚上入睡时间调整在21:00~22:00,晨醒时间调整为4:00~5:00。

需要注意的是,心脏病患者不宜“起早”,肝病、肾病、胃病患者莫要“贪黑”,切忌过劳。


3

饮食润且酸

根据秋季“燥者润之”和“少辛增酸”的原则,可适当多吃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蜂蜜、梨、甘蔗、柿子、香蕉、荸荠、橄榄、百合、银耳、萝卜、豆浆等。

另外酸甘化阴,还宜进食一些带有酸味的食品,如葡萄、石榴、苹果、芒果、杨桃、柚子、猕猴桃、柠檬、山楂等。


4

精神调摄佳

秋分过后,大自然呈现出一派萧瑟之景,草木枯萎,花叶凋落,人也与自然相应,容易情绪低落,悲忧伤感。

此时应调整精神状态,保持乐观的情绪,胸怀豁达,宁神定志,收敛神气。以此减轻秋季对人心理上的不良反应,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干扰。


5

润燥分温凉

秋季,天气转凉,雨水稀少,空气干燥,易出现口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干咳少痰、皮肤干裂等现象,此即医学上所说的“秋燥症”。

但需要注意的是,同样是秋燥症,却有温燥和凉燥之分——


温燥:多发生于初秋天气尚热之时,除上述干燥症状外,还可见烦渴、咳嗽、喉痛、失音、眼赤肿痛、大便不通等症


凉燥:多开始于秋分之后,通常伴有恶寒无汗、鼻塞、干咳痰清等症。


梨对热燥所引起的各种秋燥症状均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功效。梨生吃可清六腑之热;熟食又可滋五脏之阴。李时珍说,梨能“润肺凉心,清痰降火,解疮毒、酒毒”。


6

进补需有度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现在正是秋季进补的好时节,但秋分时节进补,不可太过,要适量。忌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忌慕名进补,过量滥用滋补品反而可能会导致过度兴奋、血压升高等。


7

养生分寒热

对于表现为平素较他人更怕冷、手脚凉、喜热饮者,不要刻意“春捂秋冻”,而应注意随时避风寒,尤其不适合穿着暴露颈、肩、腰、脐、脚踝的服装;

要保持心情开朗,心态积极,加强行动力和执行力;

运动适宜选择慢跑、舞蹈、太极等能够调动热量、加速循环代谢的运动,但不宜运动过量或者强度太大;

饮食忌荤腥、冰冷食物及饮料,宜选择温阳养阴之品,但不宜温补太过。慎用热药和辛辣食品。

对于表现为平素较他人更怕热、易急躁、喜冷饮者,应注意养护阴精、固护阴液。

首先要戒烟、戒酒、戒辛辣饮食;

其次要改变操心过劳的思维模式和急躁、争强好胜的性情,放下心事,减少纠结,开阔心胸,调试自己,放慢节奏,避免着急上“火”,火由心生。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