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均寒暑平 中医秋分话养生
微信号:hebwsjs
每年的9月23日前后,进入“秋分”节气。太阳在这一天直射地球赤道,因此昼夜均分,各12小时,故古籍云“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天也可以说是从秋分开始的,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秋分过后,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附向收敛、闭藏,所以人们的起居、饮食、精神、运动也要相应调整。
受访专家:
王慧敏
唐山市中医医院肾病科副主任中医师
防秋燥
注保暖
在风多干燥的秋季,燥邪入侵会使人得病,常称为“秋燥”。燥邪伤人,易伤人体津液,常表现为口干、鼻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甚至皲裂等症。针对以上的症状,应该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案,对症下药。到了秋分,我们一定要随着气温的降低及时添加衣物,但添衣也不要过多过快,以使人体有抗御寒冷的能力,所谓“春捂秋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老人、孩子和体质虚弱的人,不同于青壮年人,对冷的敏感性较高,在秋季尤其要注意衣服的增减,早、晚应多穿些衣服,避免受凉感冒。
少食“辛”
多“酸甘”
因秋属肺金,在饮食摄养上,辛味发散泻肺,酸味收敛补肺,所以要尽量少食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同时秋燥易伤津液,宜多食甘寒滋润之品,如百合、银耳、山药、莲藕、甘蔗、梨、苹果、葡萄、芝麻、鸭肉等润肺生津、养阴润燥。但不可吃得太饱,以免造成肠胃积滞。需要注意的是,秋分后天气越来越凉,如果脾胃不好、经常腹泻的人,水果吃多了还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情。
愉身心
防秋悲
中医从“天人相应”来看,肺属金,与秋气相应,在志为忧。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敏感,秋天花木凋谢,万物萧条,常在心中引起悲秋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而情绪波动会引发内分泌系统失调,从而使胃肠道粘膜的血液营养供应减少导致胃肠道疾病。因此应注意调整情绪。要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遇事冷静沉着,保持心气平和。可外出游玩,多参与室外活动,消解不良情绪,保持身心愉悦,避免因焦虑、紧张、忧愁等不良情绪引发胃肠不适。
缓运动
勤锻炼
秋分时节适宜体育锻炼,可以调养肺气,有利于身体免疫力和抵御寒冷的能力。人们在锻炼身体时,应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如打太极拳、快步走。在锻炼时要注意早晚多穿衣,防受凉感冒。秋分后早晚温差大,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衣物。锻炼后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在活动前,做好热身,以防运动损伤。
通讯员:史爱华
编辑:康小北
“河北卫生计生”微信公众号(微信号:hebwsjs)是河北省卫生计生委主办的新媒体,为进一步做好我省卫生计生宣传工作,现面向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和医疗单位征集稿件,体裁不限,与卫生计生工作相关的政务资讯、工作亮点、先进经验、医护故事和健康科普等;来稿要求以图文为主,照片、视频、动画、漫画等形式皆可。
投稿邮箱: jiankanghebei@163.com
联系电话:0311-8080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