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朔风起,万物藏”,未品浓秋已立冬

醴陵市中医院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此时,地球位于赤纬-16°19',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33°47'。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中国民间以立冬为冬季之始,立冬期间,有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立冬三候



“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各地习俗



01

立冬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


02

补冬

立冬节气的到来,是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人在这个进补的最佳时期,进行食补,为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


03

冬游

有意思的是,庆祝立冬的方式现在也有了创新,在哈尔滨,立冬之日,黑龙江省冬泳协会的健儿横渡松花江,以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节气谚语



01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也是进补的好时机,但要提醒大家的是,进补时,要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一般来说,可先选用炖牛肉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亦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以调整脾胃功能。


02

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说起立冬饺子,其实有一个历史典故,相传东汉名医张仲景告老还乡时,在路上见许多百姓由于天冷耳朵都冻坏了,于是在黄河边支了口大锅,把羊肉、辣椒和驱寒的药材放进去熬,然后捞出来切碎,包在像耳朵一样的面皮里再下锅煮…


03

立冬晴一冬凌,立冬阴一冬温

立冬常常被视为冬天的开始。老一辈人常常以立冬这一天的天气来预测这个冬天的走向。比如“立冬晴一冬凌,立冬阴一冬温”,意思就是说,立冬这一天晴朗的话,这个冬天将非常严寒;相反,如果这一天阴天,则这一年的冬天不太冷,会是个暖冬。


立冬养生从“睡懒觉”开始


01

饮食起居以“养藏”为主

“立冬”节气过后,就意味着今年的冬季正式来临。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起居调养应以“养藏”为主,建议早睡晚起,饮食上多吃滋阴的食物,可以开始适当进补。


02

早睡晚起,晨练推迟

在生活起居方面,专家建议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睡个懒觉也是可以的,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年轻人要避免夜生活丰富…


03

恬淡安静,畅快心情

中医讲究入冬后,情志要恬淡安静、寡欲少求,这样可以使得神气内收,利于养藏。冬季万物凋零,常会使人触景生情、郁郁寡欢,改变这种不良情绪的…


04

以滋阴润燥为主

入冬后的饮食可以适当厚重,食材以滋阴为主。中医四时养生的基本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因为秋冬阳气潜藏,阴精蓄积,顺应这个趋势养阴…


05

膏方进补正当时

开一罐膏方,养一年身体。立冬后,就到了服用膏方进补、调理身体的好时机。中医理论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天天寒地冻,应该顺应气候环境,进行养藏。所以,冬令进补膏方,事半功倍。


06

适量运动,避免过汗

冬天提倡多运动是对的。但是,在冬天还像春夏一样大运动量过度运动,并非明智选择。冬季运动要注意“冬藏”,不可再像春夏锻炼一样再大汗淋漓了。


供稿:国药堂  王俊芬

微编:张孟芳     审核:曾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