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专业销售解决方案:儿童用药剂量计算及注意事项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与成人相比,用药特点有明显不同。药店人掌握如下知识点后,可直接拿去讲给顾客听:
1、婴幼儿胃液呈中性,有利于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的口服吸收,所以常用。
2、乳汁虽可保护胃黏膜,减少药物的胃肠反应,但有时会妨碍药物吸收;如果在喂奶后立即服药,有时可因呕吐影响吸收。所以,一般以两次喂奶之间服药为宜。
3、小儿直肠黏膜血液循环很丰富,肛门给药后,药物可由直肠下静脉吸收,直接进入下腔静脉而不经过肝脏,可迅速达到有效血浓度和发挥药效。
因此,当病儿不能口服药物或拒服药物或药物胃肠刺激反应大时,可改用栓剂直肠给药。
1、婴幼儿肝脏合成脂肪、氧化脂肪能力低,所以在发热特别是流感、水痘发热时,不宜服用可诱发脑病合并内脏脂肪变性综合征的阿司匹林,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则没有这个风险。
2、婴幼儿全身性重病时常易并发肝功能损害,用药过多、过滥可加重药物性肝损害,甚至发生肝功能衰竭,形成药源性疾病,此时宜多选由肾脏排泄的药物以减少肝损害,应慎用或不用如利福平、克林霉素、红霉素等药物,可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3、婴幼儿细胞外液相对较多,且肾功能不成熟,药物排泄较成人缓慢,第一代头孢菌素有肾毒性,应避免使用,第二、三代肾毒性依次减弱,可根据病情由医生处方使用。
药物治疗大多以口服为主,小儿治疗更应以口服制剂为主。
对于小儿来说,溶液剂优于片剂、粉剂,特别是果味溶液,小儿乐于服用。
但含糖颗粒剂次于不含糖颗粒剂。
为保证药物疗效最佳毒副作用最小,必须精确计算好儿童用药剂量。一般药效随剂量递增而加大,但有一定限度,剂量不可随意加大。
多年来,经过不断探索,得出了10多种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此种方法准确性不高。以成人剂量为1,根据年龄,儿童用药剂量为:
新生儿 1/18~1/14
1~6个月 1/14~1/7
~2岁 1/5~1/4
~4岁 1/4~1/3
~6岁 1/3~2/5
~9岁 2/5~1/2
~14岁 1/2~2/3
还可依小儿体重占成人体重(以50~60kg)的比例折算:
这种方法算得出每1㎡每天使用的剂量,最为精确,但需借助以下工具:
也可按体重求体表面积:
还可根据如下公式计算:
体表面积(m²)
= 体重(kg)x0.035+0.1(体重≤30kg)
=(体重(kg)-30)x0.02+1.05(体重>30kg)
再根据如下公式计算:
每日剂量=体表面积(m2)×每平方米面积每日需要量
这是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药店人都应掌握。
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kg)x每日(次)每kg体重所需药量(体重以实测值为准)
年长儿按体重计算,若超过成人量则以成人量为限。
需要注意的是体重单位的换算,及药物说明书上标注的用量为“每次”还是“每日”。